第99章 和90年代的遊戲活動 (第1/2頁)
閒雲小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80後的我們已經步入中年,也許真的是隨著年齡增長,懷舊和念舊的情節不斷閃現,多夢,年前沒有做夢,不會萌生寫出來給大家看的想法,隨便一點觸動,就會觸景生情,越來越不自覺地回憶過去,閉上眼腦海裡都是童年和小夥伴一起玩過的遊戲。天氣暖和了,手也能動了,後面會多回憶,多寫一點東西出來,希望能帶回80和90後的回憶殺出來。 時間飛快,轉瞬幾十年就過去了,時代發展太快,來不及停下,回看過去的光景,睜開眼看看這飛馳的時代,華麗而耀眼,但是卻無法找回那個伴著蟬鳴和蛙聲走過的純真的年代。 過去的孩子體質普遍好,就是吃穿不講究,生活水平低,不乾不淨的東西都吃,現代社會生活水平提高了,衛生健康比較注重,再加上注重學業,還有一個原因應該就是過去的孩子喜歡運動吧,以前只要有時間,孩子們都喜歡暴力運動和跳皮筋。尤其是寒冷的冬天,蹦跳幾下身體都暖和了。現在的孩子主要是學業,週末都是各種興趣班,哪有什麼自由娛樂活動,最多跑下娛樂場所和兒童公園,玩幾項電子機械運動,家務勞動基本不會做,90後之前出生的孩子都會參與家務勞動。 米雲親自收集整理了網上80和90年代在童年時期經常玩耍的遊戲,以紀念那些消逝的童年時光。讓這些熟悉的畫面帶我們一起重溫那段美好的時光。後面有可能逐漸分解單個遊戲玩法來回憶,米雲會抽閒暇時間,只要不出去釣魚,米雲現實生活中最近準備的都是釣魚活動。 最後看下米雲親自整理加工的一些80和90年代的手工娛樂活動,可能不齊全,以後有機會,有時間就補全,先可以大致懷舊一下這些逝去的娛樂活動: 一、包圍和反包圍遊戲 遊戲人數三個人至五個人不等,一般是三個人玩比較適宜。遊戲名字是我現在根據回憶取的(當年遊戲叫什麼名字已經記不清了)。現在的孩子很少玩,幾乎已經絕跡了。 遊戲方法:在地上(那時候的地面基本都是沙土地,沒有硬化)畫一個三角形或者是四邊形,畫的圖形幾個角就可以幾個人來玩這個遊戲,拿一根至少有一頭是尖銳的竹籤作為丈量和插地的工具(有的把長短適宜的直鐵絲一頭打磨成針尖狀),參與遊戲的人事先根據規則選邊站角,再決定由哪一個角先行開始遊戲。 用竹籤狀工具從站角開始沿著圖形的邊進行插線——連線,插線的時候十分考驗技術,插線的位置不能插到圖形的邊線上且要無限接近圖形邊線的邊緣,插線的位置不能超出竹籤工具的長度,否則判做失敗,失敗後即要交給下一個同伴來玩,當插線準確,將兩點之間用實線相連,再繼續,當插線到下一個角時,更要考驗插線的技術,因為下一個站角的同伴必須在你預留的狹窄包圍通道內進行插線——連線,插線到兩邊的邊線上或邊線外,均為失敗,如果同伴成功“逃”出了你的包圍圈,即可以馬上實施反包圍,遊戲結束或被包圍的同伴感覺跳出包圍圈不太可能,勝利者可以用插線技術進行“封城”,將裡面被包圍的人永遠困死在裡面。 這個遊戲現在會玩的人已經很少了,網路上找不到任何圖片,小編自己畫了一個草圖,供大家回憶。 二、跳房子 遊戲人數2個人就可以玩,多則10多個人都可以玩 遊戲方法:地上畫著很多方格,有12格、6格等,然後用石子或是其他的物件扔進“房子裡”,算是跳房子的用具。跳房子時,單腳站立,跳進房子,單腳將跳房子的工具按順序踢進指定格子。比賽,看誰最先完成最高到達最高的房子方塊圖。 三、滾鐵環 一個人可以玩,多個人可以比賽玩。 遊戲方法:用鐵絲做一個圈,然後再做一個長柄的鐵鉤子,推著這個鐵絲圈滾著走。鐵鉤子也可以換成一根竹棍或別的,只要能推著鐵圈滾就行。大家排在操場上,看誰滾得快滾得遠。 四、打彈弓 影視作品裡經常看到,就不再說明 遊戲玩法:只要是男孩子,沒玩過彈弓的極少。一根鐵絲,一根“Y”字型木棍,幾跟橡皮圈,一塊布或者是一塊舊輪胎皮,就可以製作出來一把彈弓。 男孩子玩得多,地上撿起一粒小石子,用布包著,拉橡皮圈,瞄準目標,然後鬆開手,石子就會打中目標。 五、炸牛屎粑粑 調皮的男孩子們常乾的事情,用一個鞭炮(小時候的鞭炮可以拆開來單獨賣的)插在牛屎上,然後點燃引線。幾秒鐘後,引線燒到硝的位置就會發出“呯”的一 聲,隨即牛屎會衝得到處都是。用同樣的方法還炸過小水坑。 六、打瓶蓋(重點介紹下) 這個玩法現在也不多見,有點類似於現在小孩子玩的打彈珠,但我感覺比打彈珠有意思。 一般2個人一組,4個人剛好組成一局遊戲。一對一單挑也可以玩。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80後的回憶香蕉雪糕》 第99章 和90年代的遊戲活動(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