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95章 血海鏖兵(三) (第1/2頁)

糖堆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廷麟的彈章,蒙皇上發交內閣,臣己見到。臣以駕鈍之材,負皇上委任之重,實在罪該萬死。皇上天恩高厚,不加誅戮。臣非草木,能不感激涕零!只要有利於國,臣即粉身碎骨,亦所甘心。”首輔楊嗣昌慷慨陳詞,絲毫沒有將個人利益凌駕於國家之上的念頭。

“此事朕自有主張,卿不必放在心上。”崇禎對於首輔的大度還是老懷大慰的,他心說自己選了一個多麼靠譜的好幫手,如此體貼朕躬還甘願忍辱負重,此君簡直堪比奶牛君啊,吃的是草,擠出來的全是尤蓓蕾。

“臣生逢聖朝,深受知遇之恩,對此不惟毫不介懷,且願趁此為陛下舉薦賢材,為國效力。”

“你要舉薦什麼人?”崇禎有些不耐煩了,“既然楊卿家你逗咳嗽已經贏了朕,應該見好就收,如此不識時務可別怪我不給面子!”

“臣擬舉薦楊廷麟為兵部職方司主事,佐盧象升贊畫軍務,以展其平生所學。”楊嗣昌說得正氣凜然。

按說職方司可是兵部的一個重要機構,兵部職方司主事更是掌管天下圖籍,各地道里遠近的記載,各地兵額數字可謂是鐵肩擔道里,如今首輔楊嗣昌另外給楊廷麟加了一副擔子,如此一來,楊廷麟更是位卑而權重。

“行兵作戰的事,他可懂得?”崇禎不免狐疑地問自己的首輔

“楊廷麟平日頗留心經世之學,對古今兵略亦甚熟悉,非一般儒臣可比,目前軍情緊急,需才孔殷。如能使他去幫盧象升運籌帷幄,佐理軍事,較之他供職翰林院,更可發揮長才,為國效力。”楊嗣昌言辭懇切

崇禎見楊嗣昌態度誠懇,毫無報復思想,心中大為稱讚,面帶微笑說:“卿能捐除私怨,為朝廷推薦人才,有古大臣之風,實堪嘉慰。朕知道楊廷麟是一個敢說話的骨鯁之臣,只是有些偏激而已。”

“陛下聖明,深知廷麟,故不加以肆口攻訐之罪。其實廷麟只是誤聽了流言蜚語,不明實情,其用心倒是極好的。”首輔氣度簡直是溢於言表

皇帝還是非常願意理解自己願意相信的人,他愉快地點點頭,高興地對楊嗣昌說了一聲:“好吧,就依卿奏,改授他職方司主事,著他迅赴盧象升軍前贊畫。”

“遵旨!”

楊嗣昌從文華殿退了出來,穿過一條夾道,回到內閣,先走迸首輔劉宇亮的房間裡,把見皇上的經過說了一遍。

劉宇亮十分高興,連連拱手,感謝他的幫忙。

當他把舉薦楊廷麟的事情說出以後,劉宇亮和別的幾位走來打聽訊息的輔臣,齊聲稱讚他有古大臣之風,地位僅次於首輔的薛國觀是一個很有心計的人,看穿了楊嗣昌舉薦楊廷麟的真正目的是要把這個敢說話的翰林官趕出朝廷,送到兵兇戰危的地方。

但是他笑著拱手說:“文弱兄,難得,難得!俗話說,‘宰相肚裡行舟船’,此之謂也。”

楊嗣昌回答說:“學生同伯祥原有通家之誼,心中實無芥蒂可言,且對他的學問、風骨,一向也是欽佩的。三十幾歲的人,難免不有些火氣,學生不但不會放在心裡,以後還要大大地借重他啊。”

“難得!難得!”同僚們齊聲附和說。

楊嗣昌回到自己的房間,在長班的服侍下換去朝服,坐進太師椅裡,接過來一杯香茶,喝了一口,嘴角露出來一絲冷笑,心裡說:“楊鬍子,去到盧總督軍中贊畫吧,莫在朝廷上亂放空炮,到軍中叫你領教領教,同滿韃子打仗不是容易的!”

崇禎皇帝仍然在文華殿,一邊隨便翻閱《資治通鑑》,一邊等候著王承恩替他擬旨。不大一忽兒,王承恩把擬好的上諭稿子捧了上來。這稿子包含兩件事:一是派首輔劉宇亮督察諸軍,一是改授楊廷麟為兵部職方司主事,赴盧象升軍前贊畫。崇禎把稿子看了看,提筆改了兩個字,加了一個內容,就是嚴厲責備盧象升畏敵不前,辜負國恩,著即免去兵部尚書銜,降為侍郎,繼續任事,以觀後效。

“馬上發出去,不要耽誤!”他說,疲倦地向椅背靠去。

他本來很需要留在文華殿休息一陣,但是在乾清宮的御案上還放著許多重要的文書等他處理,如何能夠休息?於是他打個哈欠,站起身來,低聲說:

“回乾清宮去!”

乾清宮的御案上除原有的尚未批閱完的文書之外,又新來了兩份緊急塘報。他拿起來上邊的一份塘報,見是從潼關來的,沒有馬上開啟來。

崇禎在自己的心裡想,“也許是李自成和劉宗敏等巨賊的死屍已經找到了?原來他希望最好是能夠將自成等擒獲,在午

《明末大軍閥頂點》 第295章 血海鏖兵(三)(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