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見菟而顧犬,為時晚矣(十) (第1/2頁)
糖堆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盧象升向楊嗣昌的側影狠狠地剜了一眼,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虜兵已臨城下,聽說朝廷和戰決策不定,象升原聞皇上到底意下如何?”
“皇上今天召見老先生,正要問一問老先生有何高見。”楊嗣昌不愧是太極宗師,這一手如封似閉簡直毫無痕跡可尋。
在當時大明的官場上,人們有一種習慣;如果談話的對方是自己的同輩,或者比自己的職位稍低而不是直接下屬的話,不管對方年齡長幼,都可以尊稱對方為老先生,而本人則是謙稱學生。
“我公位居樞輔,皇上倚信甚深,不知閣老大人的意見如何?”盧象升一如自己的作戰風格,決定刨根問底一探楊嗣昌的深意。
明廷又被稱為中樞,六部尚書都是中樞大臣。楊嗣昌以兵部尚書入閣,所以稱為樞輔。在樞輔之位上又豈由善於的人物,楊嗣昌略一沉吟便開口說道,“九翁,你知道皇上英明天縱,許多事都是宸衷獨斷……”
“可是公系本兵,又系輔臣,常在天子左右,對和戰大計應有明確主張。”盧象升依舊是不依不饒。
“學生自然也是主戰。”楊嗣昌當然不能讓盧象升抓住自己的把柄,他慨然言道。
“這就好了!”盧象升很是替大明朝廷高興,首輔已經如此說,他相信媾和的聲音會更加微弱。
“不過虜勢甚銳,戰亦無必勝把握。”就在盧象升暢想將來之時,楊嗣昌不緊不慢地又解釋了一句。
“這個學生已經有了考量,只要朝廷上下堅決主戰,吾輩則激勵將士,各路勤王之兵亦尚可一用!”盧象升在這一點上,很是篤定。
“這個……”楊嗣昌欲言又止,他當然不會說出這可是出自皇上的金口,可是不說的話,眼前這位莽進士會不會一條路走到黑,他從心底也不願意大明的幹成之臣受損。
“閣老大人,大敵當前,難道還可以舉棋不定?”盧象升豈非等閒之輩,他從楊嗣昌語氣的遊移不定中,尋到了一絲不安。
“等老先生見過皇上之後,我們再仔細商議。”楊嗣昌覺得還是讓盧象升碰一下壁的好,那樣的話,自己的解釋也可以為盧九臺接受。
盧象升心生疑惑,進士及第的霸中霸,哪一位不是IQEQ雙爆的逼格,他在心中自問道:“難道皇上也會主和?”
但是他不敢直接問出來,於是就對楊嗣昌說:“依學生看來,今日只有死戰退敵,以報皇上!”
楊嗣昌沒有做聲,他的心中很不高興。他想到的與盧象升不同,身為首輔他知道國家的艱難,看一眼比飛機場還要空曠的國庫,就知道這個仗沒辦法再打下去;他又覺得盧象升這個人秉性太強不識大局,很難馬上同自己的意見取得一致,只好讓他碰一碰釘子再說。
盧象升同樣看透了楊嗣昌主和的心思,便不再同他爭辯,心裡一個勁地在想,今上是聖德明主,等我見了皇上定要好好勸說一番。
一路上兩個人各懷心事,很快到了承天門西邊的長安右門外,楊嗣昌、盧象升二人下了馬,隨著等候在此的小太監步入皇城。
明代之時,內閣所在地就在午門之內最東邊的一排房子裡,為著保密非閣臣是不得入內的,所以楊嗣昌身為內閣首輔,也是不能將盧象升請到內閣去坐一坐、喝杯茶暖暖手歇歇腳的。
到兵部衙門休息雖然方便,過了東千步廊和宗人府就是,但太監出來宣詔和象升進宮陛見又太遠,所以楊嗣昌就陪他坐在朝房中閒談,由於今天不是常朝的日子所以朝房中很是冷清,兩個彼此懷著戒心的人虛與委蛇地試探著,一邊等候著太監傳旨覲見。
大約等候了一炷香的時間,從朝房外面走進來一個太監,他朝盧象升施禮傳他速到平臺見駕。象升敢忙別了首輔楊嗣昌,隨在太監的身後亦步亦趨地進宮陛見;這個太監領著他從皇極殿西邊走過去,穿過右順門,當他們走到平臺前時,崇禎皇帝已經坐在盤龍寶座上等候著盧象升了。
盤龍御座的背後有御馬監的奉御常戎,他也是護衛御駕的貼身‘五常’之一。“五常”中老二常祿、老四常喜因為護持皇帝重傷未愈,如今是老大常福和老三常壽執著傘、扇,御座兩旁站立著東廠十虎及許多太監。
兩尊近人高的仙鶴狀紫銅香爐中,嫋嫋地冒著淡淡地輕煙,滿殿中飄蕩著若有若無的異香,殿外肅立著兩行錦衣儀衛,他們手裡的儀仗在清晨初升的陽光下閃著金光。
盧象升在丹墀上行了常朝禮,他手捧象牙朝笏,低著頭跪在漢白玉鋪的平臺過道上,等候崇禎皇帝問話。聽見大監傳旨宣他
《明末大軍閥頂點》 第235章 見菟而顧犬,為時晚矣(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