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見菟而顧犬,為時晚矣(十四) (第1/2頁)
糖堆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盧象升聽到朝廷願每年給東虜白銀六十萬兩,並割棄遼東大片國土,以求朝夕之安時,猛然跳起,兩手按著桌子鬍鬚戟張,兩眼瞪圓望向姚東照問:“此話當真?”
“京畿之中都有此傳聞,據說可信!”姚東照同樣盯著盧象升的雙眸
“那東虜一方可同意了麼?”盧象升大驚失色地追問,心中雖然知道議和沒有達成,可是還想從姚東照的嘴裡聽到這個訊息。
“草民聽聞,那東虜是因前來傳信的周元忠是一賣卜的盲人,便不肯答允,他們要求朝廷必須派大臣前去議和,方肯允諾……。東照才識淺薄,卻也知道,如今倘不一戰卻敵,張我國威,恐怕訂城下之盟、割土地、輸歲市之故事,旋踵踵而至矣。”姚東照目中含淚,他幾乎是在一字一句地向盧象升哭訴。
“老大人今日身系國家安危,萬望在會議之時痛陳利害,使一二權臣、貴璫不敢再提和議。然後鼓三軍之勇,與虜決一死戰,予以重創,使逆虜知我尚有人在,不敢再存蠶食鯨吞之心。如此則朝廷幸甚,百姓幸甚,老公祖亦不朽矣!”姚東照的話如同鑿子,一下下深深刻入道盧象升的心裡。
“先生不用多言,學生早已籌之熟矣。有象升在,必不使大明為南宋之續!”盧象升說這句話的時候,完全不知道有如何奇險詭異的絕路在待他去踐行。
“東照就知道大人是當今的嶽少保,得此一言,更覺安心,就此告辭了。”老人家深明事理,知道盧象升有國事在身耽擱不得,說完便乾脆地準備與盧象升告別。
盧象升悉知這位姚東照不僅急公好義,在江湖中更是一位頗有號召力的奇男子,所以盧象升豈肯放走這位自己送上門來的客人,他一把拉住姚東照說:“暾初先生!目前正是國家用人之際,學生有一言相懇,未知可否惠允?”
“老公祖有何賜教?”姚東照已然轉身想要離去,聽了盧象升的話趕忙轉過身。
“請兄臺端屈駕至昌平軍中,幫學生贊畫軍務,俾得朝夕請教。叨在相知,敢以相請,肯俯允麼?”
前番盧象升請姚東照入仕為官被他拒絕,此時自己身邊急需姚東照這樣的大才,所以盧象升見姚東照正欲告辭離去,一時心中大急。有明之時,贊畫一職,多是指督、撫幕中的更近文職的官員,取贊襄謀劃之意,這些人具體的職責和品級均無定製。
“東照久蒙恩顧,豈敢不聽驅策。但以目前情形看來,虜騎恐將長驅深入,畿南危在旦夕,故東照已決定叩謁大人之後即便出京,星夜返里。倘果然不出所料,虜騎深入畿南,東照誓率鄉里子弟與敵周旋,過蒙厚愛,只好報於異日,還懇老公祖見諒為幸。”姚東照點點頭,把慨然應允,這讓盧象升一肚子挽留的話都憋在了胸裡,很是詫異。
其實姚東照雖是秀才出身,不過在河北一帶江湖中的身份很是特殊,不過此際正值國難當頭,自己又早引盧象升為知己,所以不好再三推辭,便慨然應允了下來。
“好!既然如此,學生不敢強留。明日動身麼?”得到高賢的喜悅,讓盧象升老懷大慰,他也是乾脆之人,與姚東照兩個一樣行事絕不拖泥帶水,此間前去赴會的時間已近,所以想留姚東照在府上盤桓一日,待自己回來兩個人再秉燭夜談。
“不,時候還早,我如果馬上動身,今夜或可以趕到長辛店。”姚東照也是急性子,既然答應了盧象升參贊軍機,他覺得自己還是早去早回更好。
兩個人說著,卻是誰都沒有覺察出有什麼不對,一旁伺候的老僕顧顯,聽了兩個人告別的話,卻是頗為動容。要知道此間到長辛店可是百里之遙,即使老爺的宣、大鐵騎,每日夜不過行軍八十里,這位年逾六旬的老秀才卻要在半日之間疾行百里,他聽著有些瞠目結舌,也不是知道姚東照的平行絕無虛言,一定將他當成是在用言語敷衍老爺的一片誠心不可。
盧象升想著姚東照是一位窮秀才,川資可能不很寬裕,便叫顧顯取出來十兩銀子,替自己送與姚東照。但這位老頭子很是倔強,對於盧象升所賜堅辭不受。象升深知他秉性耿介,自己不好勉強,便叫顧顯取來他常佩在身上的寶刀。
盧象升親手將寶刀捧到老人面前,慨然道:“先生此番回裡,號召畿南子弟執干戈以衛桑梓,學生特贈所佩寶刀一柄,以壯行色。”
姚東照一生為人豪爽,他見盧象升執意以寶刀相贈並不推辭。姚東照雙手接住寶刀,慷慨地對盧象升大聲說:“多謝大人!倘若虜騎南下,東照誓用胡虜鮮血洗此寶刀,萬一不勝,亦以此刀自裁!”
盧象升像是猛然
《明末大軍閥頂點》 第239章 見菟而顧犬,為時晚矣(十四)(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