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1/4頁)
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敬這次送給行長不少禮物:蟠衣玉帶、花布四十匹、大明一統志、大明官制、武經七書,更可氣的是,還贈送了倭旗五面,要求趕快達成和平協議。行長本為商人,見到財物自然大喜,爽快應允。
受秀吉的意思,行長派家臣內藤如安(中國及朝鮮很多文獻誤將其名譯為 小西飛,可能是將其個人介紹“小西氏家臣內藤飛彈守如安”聽錯所致)、宗義智家臣 早田四郎兵衛 與二使一同赴明。但明廷認為倭軍剛剛屠戮晉州,又提出媾和,莫非緩兵之計?懷疑和約文書是行長等人偽造的,便將如安等人暫留在朝鮮,等待入明的進一步指示。行長見如安遲遲不回,心中著急,竟遊說秀吉先放了兩個被俘的王子,嚮明朝送出橄欖枝,以表示誠意。七月廿二,在倭營囚禁一年有餘的臨海君、順和君終於獲釋,於八月回到平壤。
明廷見倭人的舉動,開始相信秀吉乃真心議和。為了示好,明廷作出決定,將部隊陸續撤回:先是如松率大軍先行回明,留劉綎、吳惟忠、王必迪及萬餘人馬駐守八莒。不久,明廷又撤回吳惟忠、王必迪,只留劉綎一部在朝鮮。此時的朝鮮真是可憐,饑民甚多,甚至出現人吃人的慘象,身體強壯的大多當了盜匪,後瘟疫又起,死者無數。
八月廿三,秀吉下令釜山諸將,道:“和議之報未至,事之成否不可知也。各修築城營,勿倦怠。和議不成,再發大兵,蕩平鮮地也”。於是,駐朝倭軍開始日夜修造城寨。
卻說,內藤如安在朝鮮逗留近三個月,終於得到入明的許可。九月,在惟敬陪同下,如安等人來到遼東。應昌、如松一聽和約內容,歷時火冒三丈,倭賊的條件也太苛刻了,吃了敗仗還這麼強硬,二話不說,便把如安等人扣在遼東。
俗話說“拿人錢財,替人消災”,行長聞聽此事,心裡別提多著急,他與惟敬合計:反正太閣不通漢文,到時無非自己女婿宗義智或老部下景轍玄蘇當翻譯,乾脆把和約條款改了,放低條件,趕快達成和約。想到此處,他竟狗膽包天,私自將秀吉開出的條件作了一番修改:朝鮮割讓一道給日本,明朝給日本白銀兩萬兩算作補償,恢復雙邊貿易。更讓秀吉想不到的是,他這員愛將竟然以他的口氣捏造了一份降表,其內容是:表示對明朝仰慕已久,但朝鮮人不願看到大明與日本交好,從中作梗,日本無奈才起刀兵,教訓朝鮮;現在,懇請萬曆皇帝諒解,並冊封其為日本國王,等等。
這可到好,明朝方面有惟敬、石星等人瞞著萬曆皇帝,私自答應與日本和親;日本方面又有行長擅自篡改秀吉所列條款,偽造降表,而雙方的最高領導人還被矇在鼓裡。可想而知,有這幾個活寶於中摻合,結果能好到哪去?
塔西圖斯曾說過:虛假的和平比戰爭更惡劣。欲知鬧劇如何收場,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十二回 出使扶桑傳聖旨 莫須罪名斬關白
無罪之身,無辜受斬,前往彼世。
彌陀之劍,慈悲為懷,指引往生。
此身罪業,深重五障,隨之消解。
—— 駒姬辭世詩
由於倭兵大部還留在釜山,而明軍卻先自撤退,朝鮮人人自危。同樣,明朝中有些官員對這種狀況亦甚感憂慮,於是啟奏明廷,彈劾宋應昌,結果應昌被撤。顧養謙擔任新經略,出任遼東,其任務便是想方設法遊說朝鮮君臣,使其放棄主戰的立場。剛一上任,養謙就派參將胡澤向朝鮮傳達皇帝旨意,這已經是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倭文祿三年)四月廿五的事了,其大意如下:
倭賊無故入侵朝鮮,致使三都盡失,王子被俘;皇帝大怒,派一旅之師破平壤,收開城,復漢城,倭賊逃走,釋放王子;但此次遠征,花費巨大,金銀、馬匹所耗甚大,天朝對你們屬國不錯啊,現在,軍費已不可再用,兵亦不可再發;倭賊也畏懼天朝聲威而請降,請求議和,天朝亦正可藉機許和;你們朝鮮如今缺糧羸困,甚至出現人吃人的慘象,竟然還嚷嚷著要打仗,甚是不明智嘛;倘若天朝不發兵,又不與倭賊媾和,倭賊必發怒,到時重起戰火,朝鮮必亡國;豈不聞昔日勾踐被困會稽,難道他不想生吃夫差之肉嗎?可他忍辱負重,等待報仇的時機;你們應該學學他嘛,如果不能忍受,那就是小丈夫之見,而非雪恥之英雄也;倘若與倭賊議和成功,他們必感念皇恩浩蕩,同樣也會對朝鮮友好,就此罷兵歸國;從此,你們君臣就可厲兵秣馬,臥薪嚐膽,天道迴圈,誰說日後不會對倭賊有報應呢?
朝鮮君臣觀後,不知所措,胡澤一呆就是三個多月,可朝鮮還沒拿出個章程。這時,柳成
《日本戰國完整版》 第4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