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6部分 (第1/4頁)

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往的人張望去了。

陳芃兒和陸安兩個人誰都沒有說話,只是走自己的路,如常的走。

一直到快走出這個小鎮子,河岸邊一座茅屋,水碾子斜斜擱在石槽裡,屋後修著水壩,是座碾坊。

昨夜視窗處那團黑影一閃而過,然後陸安在視窗處摸了一張小紙條,上面一行字:東去十五里地,南陽鎮,河邊碾坊,牛車接應。

是孫水鏡的字跡。

昨天他幫著張嬸碼柴,把柴禾在院落門口碼了一摞。當人人有時候院裡裝不下,會在門口處搭個油氈,將柴禾等雜物碼放去下面,好方便日常取用。在那摞柴禾上他做了記號,是隻有孫水鏡才會看懂的記號。

陳芃兒在聽到這個訊息後也很振奮,特別是陸安的傷口,雖然她一直在用草藥內服外敷,但其見效還是太過緩慢,而傷口一旦感染化膿,非西藥消炎不能扼制。他們已經在這個灘塗地上孤零零的小院落裡蟄伏了三天兩夜,再拖延下去,對於陸安的傷來說,只會更嚴重。

他們一大早果然在院門口等到了路過的牛車,趕車的是個老頭,大半車的草料,一頭健碩的大黃牛,老頭不多說一句話,遞給他倆一人一頂斗笠,一人一件蓑衣。陳芃兒告別張嬸,她照舊木訥著臉,坐在門口搓著麻繩,倒也聽懂了陳芃兒的意思,起身從床頭拿了包東西往她手裡塞,陳芃兒低頭一看,是一箇舊帕子,裡面是她當初求收留時上供的一對翡翠耳環和白金手鍊。

她心裡急的跟什麼似地,想要再塞過去,張嬸只是搖頭,不肯再接。還待要推讓,那老頭咳嗽了一聲:“這愚子死腦筋嘞,是個痴子,她便不肯,便別再惹她。”

陳芃兒只好收好了東西,朝張嬸鞠了一躬,心裡想著一定要記住這個地方,等日後安定了再圖報答。

畢竟一粥一飯一衣一屋,是救了他們的命。

碾坊門口處一張白木條凳,裡面再無人聲,許是因為落雨,並沒有人在這樣的天氣裡忙著碾稻穀米糧,方才那輛牛車只把他們送到河岸口,就揚長繼續往東去了,陳芃兒有心問兩句,趕車的老頭子鄉下口音重,她聽不太真切,但大概意思是說有人給了他兩吊錢,讓他去灘塗地那捎兩個人到南陽鎮上。

他們這一路行的尚且平安,便是路上遇上行人,也多是鄉下人模樣,讓陳芃兒心驚肉跳的穿黑色中山裝那樣的男人沒再見過。

碾坊的地上全是糠灰,後面的間隙地裡種著大蒜和四季蔥,泥地稀鬆,雨天裡更凸顯陰冷,陳芃兒將條凳往屋裡拽了拽,扶了陸安坐下歇息片刻,掩了掩房門,蹲下撩起他的衣服,檢查傷口。

陸安還在持續發著低燒,身上的面板摸上去熱乎乎的,紅彤彤一片,他穿的是鄉下人的衣裳,雖然披著蓑衣,半邊身子還是溼的可以,光著腳,一雙破鞋子也早就溼透了,一雙腳倒不受低燒波及,冰涼涼的。如果不是斗笠下一張臉依舊濃秀難言,僅從外面搭眼一看,他彎著腰坐在條凳上的模樣,真的就像個鄉下人了。

陳芃兒檢查過他的傷口,把被外衣濡溼的布條重新緊了緊,陸安將頭上的斗笠脫下來放去一旁,緩緩吐了一口氣。

“委屈你了,”他眉毛、睫毛上一片溼漉漉,眼神被濃長的睫籠著,迷迷濛濛的的一片,下巴那裡一片青色的鬍渣,聲音很沉,“芃兒,你跟著我,總是會叫你遇上這些事。”

她未嘗是不狼狽的,小小的身子,穿著不合身的大襟褂子,粗糲的漿洗過的布料磨的她嬌嫩的脖頸紅紅的一道,摘掉斗笠的頭髮上繫著一方灰撲撲的帕子,如果不是面板過於細膩,手指過於柔嫩,他的小姑娘,也和那些鄉下女人們瞧不出什麼差別了。

也好,做一對鄉下夫妻也挺好。

陳芃兒搖搖頭,脫掉鞋子,赤腳踩著雨絲浸透的泥地,從碾坊後門處的間隙菜地裡擼了一頭蒜。她呵著氣,雙手搓著蒜頭,幾粒鮮蒜粒在她掌心裡,朝他遞過來:“安哥哥,雖然嗆,但是嚼一些,能提精神,對你的傷也有好處。”

陸安不動聲色的,挑了下眉毛。

陳芃兒知道他在吃食上向來不挑揀,卻是獨獨不愛蒜味,只要是他的跟前人都曉得他這一厭惡。特別是韓林涼,陸安回國住在韓公館的那幾天,韓林涼可是要日日耳提面命廚娘,更甚至親自去廚房再三檢查,三令五申餐桌上萬萬不能出現一點帶蒜味的東西,大蒜自不必說,連韭黃和蒜苗都不可以,因為陸安不喜歡。

他不喜歡不會說,只是打死也不會動那道菜而已。

而現在,陳芃兒要他生吞一整頭蒜……

《呯然心動的小姐姐》 第11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