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部分 (第1/4頁)

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在國家大劇院已巍然屹立於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一側。

自2007年9月開始試運作,11月下旬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先後與觀眾晤面。

作為大劇院的正式開幕式則是以11月22日晚在音樂廳舉行的開幕音樂會為代表,按照上級指示,出演人員全部是國內知名音樂家。

國際與國內名團進入則體現在隨後於25日晚由俄羅斯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在歌劇院公演俄國著名歌劇《伊戈爾王》和山西省話劇院於23日晚在戲劇場演出話劇《立秋》。

體現國內外名家一同踏上大劇院舞臺則是12月31日在音樂廳由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領銜隆重舉行的迎接2008年到來的新年音樂會。

這場音樂會正是展示了進入國際樂壇及藝壇的中國大劇院的燦爛光彩。

也就是在這一天正式啟動了國家大劇院自2007年12月22日持續到2008年4月6日,歷時百餘日的首個國際演出季。

我為中國國家大劇院的終於建成並正式運作而感到極其激動和欣慰,我想這與全國文藝界和一直關心我國文藝事業進展的全國人民的歡喜心情是完全一致的。

國家大劇院的建成是我國文化事業進展的一大標誌,是全國文藝界和有關方面共同努力所獲得的重大成果。

當然,這和國家領導人的最終決策,工程設計和施工者的精心琢磨,以及北京本地與來自上海、深圳等地的工人同志們的辛勤勞動全都密不可分。

我想,廣大觀眾、聽眾及其他群體在走進這一極具特色、富麗堂皇的文化殿堂時應都會懷有感激的心情也是十分自然的。

在上文有關敘述的前提下,我以為我與國家大劇院“解不開的情結”,理所當然地應該納入“美好記憶”之列,倒也值得進行一些簡略的回顧。

89所謂我與大劇院有著“解不開的情結”一說,乃是2000年年初《中國文化報》報道我在全國政協九屆三次常委會會議上又為國家大劇院建設有關事宜進行呼籲,並再次提建議時的報刊描述用詞,其實我成為不斷呼籲起動大劇院工程的積極分子應該從更早的時候說起。

我與國家大劇院“解不開的情結”(2)

我為國家大劇院工程儘速起動、聯合其他同志的首次提案並作為大會發言是在1996年3月政協八屆四次會議之時,而且之後便幾乎每次政協會議都會就這個問題絮叨不休。

提出發言或提案,十幾年大約有六七次之多,2003、2005年我還兩次為大劇院事宜直接給國務院領導寫信提出問題和建議。

我覺得政協八屆四次會議上我的題為《國家大劇院工程該上馬了》的大會發言並形成提案呈報可能產生的影響較大,因為發言稿立即被《人民政協報》和《愛樂》雜誌先後發表,不少同志認為說得不錯,其中我對當時的社會情況也有些相關分析,引起了積極的反應。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把這份材料當面送給了一位國家領導人,我注意到他並沒有轉手交給秘書而是插入了西裝外衣內側的口袋。

另一次可能也起了作用的提案,我以為是在第二年即全國政協八屆最後一次全體會議上,我和文化部陳曉光副部長一同策劃,由我起草並得到39位委員聯名的提案。

當時出現的較大麻煩是對大劇院選址的爭執,因為有個單位多次啟動徵用原定大劇院選址修建新辦公樓,此時又將啟動,這份聯名提案是籲請保留國家大劇院原定選址並請促使工程儘快上馬。

這時我又在有李瑞環主席和李嵐清副總理出席的科教文衛體聯組會上作了同樣內容的發言,發言稿隨即被一位負責同志取走。

大約三四個月後我收到國家計委對我們39位委員提案的答覆,表示要積極反映我們的意見供黨中央、國務院參考。

我還記得與此同時,由葉廷芳委員領銜的也有近似人數的非文藝界委員聯名的相同內容提案上報,表明並非只是文藝界對此事有所關注。

同年下半年文化部還曾要我以文藝家身份參加一次前面提到的那個單位的新辦公樓設計方案的吳祖強我與國家大劇院“解不開的情結”

評估論證會,會議下半段在不少出席會議人士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的支援下,我得以仔細陳述了文藝界和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詳細看法,我特別強調了對當年經過反覆論證由周恩來總理最後確定的國家大劇院選址的批示應該重視。

讓文藝界特別感到欣喜的是不久後召開的*十四

《2020政協經典提案案例》 第1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