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豪傑相助 (第1/2頁)
楊氏良家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霸王!》最快更新 [aishu55.cc]
第182章豪傑相助
諸夏一直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觀念。江東如今各郡形勢差距如此之大,不僅那些民生饑饉的郡縣不滿,就算是吳郡亦未嘗不會有抱怨,他們繳納的稅賦都去扶持他郡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其他郡縣百姓有錢財,能夠市買吳郡的財富和產出。
而這也未嘗不是一個將建康城打造成江南商業中心的機會,使之城市經濟繁華,羅列市肆,吸引江東各郡的豪強、商賈,將各郡的財貨皆送往建康貿易。
從這個角度考慮,興建城池,以工代賑的規模是多多益善。
孫策對諸葛瑾問道:“招募數千名徭役就足以興建建康城?”
這數千人可不是都在這裡施工,除去去開採原料,砍伐林木,運輸物資的人員,能在這裡剩下一兩千人就不錯了。按這個規模,要建起來建康城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諸葛瑾很自信的點頭,說道:“建康城周圍四十里,如此恢宏城池,並非一蹴而就,前期亦不需要官府興修民房、市邑,甚至城牆亦暫時無需施工,數千人只要興建縣衙府署,宮殿苑鬱即可。”
隨後諸葛瑾手指輿圖的北側,說道:“首批徭役數千人動工之處即在這一帶,具體包括在玄武湖附近給將軍府修建一處昭明宮,在昭明宮以西修建數十座府署,供官吏處理政務、記錄田籍、地契。”
說到田籍、地契,孫策恍然明悟。這個孫策並不陌生,中原自古就有間架稅,江東也在收房產稅。
此項針對的一直是城邑里面的房邸,一般一個城邑里面也就幾百戶人家,交稅的人家會被長吏發下一個竹排製作的戶帖,上面寫了何年何月交稅幾何,經辦長吏是何人,以供後來的稅吏檢查。每年入戶檢查一次,交稅之後,下發新一年的戶帖。
看起來不難,但那也是在有非常強力的掌控基礎上才實現的。大漢郡縣人口能夠精確到個位數,統計到每個人頭上,這才鍛造了一批能夠強力統計各項政務的官員長吏。
而諸葛瑾的言下之意就是官府只管城池的規劃,建設宮殿、府衙、武庫、太倉等設施。
將軍府的宮殿一旦落座於建康城,治所的辦公府署,郡府、縣衙等機構都搬遷到新城當中,自然世家大族、豪強士人、商賈百姓都會舉家搬遷而至。
吳郡的豪強大族都是富庶人家,只要官府規劃了土地,將地契賣給他們,他們自己就會在城中起樓閣,建府宅。
官府長吏只負責規劃和監督,建設成什麼樣,全看這些人的意願。他們有錢的話,建成園林苑鬱,也沒人管,可以盡展建築藝術之極致。
隨後諸葛瑾手指地圖,說道:“待丹陽、豫章兩郡皆平定叛亂,擊敗敵軍之後,必能收男女數萬人,我以為可不必安置。山越宗賊,民風剽悍,桀驁不馴,易反難安,可皆送往建康城內,繼續興建城垣,冶鑄器械。如此可為天下生財,而減其禍亂。”
孫策微微頷首,等建康城建起來後,或者說初具規模之後,軍器監就應該搬過來了。
山越人多會冶煉銅鐵,私鑄甲兵,越劍自古鋒利,享譽一時,這些人都可以送進軍器監,組建一個規模上萬的龐大工業機構。
有上萬人為江東打造器械,或許只需要一兩年的時間,孫策就能坐擁全副武裝,身披玄甲兜鍪的精銳甲士。畢竟再差也不能差過野豬皮那五里地的鐵匠鋪啊。
司馬懿僅是一戰就被諸葛亮砍下甲首三千,那魏國擁有的鐵甲數量恐怕要數以萬計。可魏國貌似也就四百多萬人,加上隱戶可能也才一千萬人。
但魏國的經濟基礎太差了啊。他的商品經濟幾乎迴歸到以物易物的原始狀態,自始至終也沒有人強力梳理一下。
所以魏國能達成的規模,江東基本上都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畢竟在不立田制的解放下,江東吳郡的農業極其發達,有了這個豐厚的產出,孫策才能組建一萬人的軍器監和一萬人的織造署。發展出來,初見規模的手工業。
這個規模真的也就只能說是初露頭角,跟後世宋、明、清是完全沒辦法相提並論,後世一個景德鎮就有數十萬名工匠,煙囪林立,數以萬計。
如今江東舉全境之力,工業規模,還不到後世一個小鎮的十分之一。
但跟當世相比,江東的這個工業規模就是碾壓啊。
而且倚靠這個規模生產,江東對解決山越、宗賊叛亂也多了一條出路,除了派兵征剿之外
《霸王別姬》 第182章 豪傑相助(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