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9部分 (第1/4頁)

愛之冰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岫�V劣謨���怨派儆小Xе�誆伲�蠆患耙病=耦V�蝗繰В�特Р蝗綺僖病F淥�暈癯縲』藎�匾雲涓感濾潰�遠人ノⅲ�擲Э嘀�褚懷�讕冢�是殼��鄖竺襉模��宰園滄《���切寺≈�バ埃∥湃緯魯の摹⒉蘢擁け玻�蛭娜酥釕��蜃謔移莩跡��苡�鄄嘔⒔�災鋪煜潞醯俊��耦S茲醯�嬡碩�鰨�瞬艿缺玻�氐幣虼伺�尚刑��⒌潮戎埽�髦��健H鞝酥�眨�椴韃⑵穡��嘞蓓。��上臃 R歡�淹��合掄���饔撞揮��湮�芤慚傻鎂煤醯俊��予ぃ�淶�嘍�����猿3び詡菩#�執艘皇灤《桃病!度��盡肪砦迨��噸罡痂��貳�

孫吳立國之柱石——陸遜(8)

孫權不冷靜觀察,自以為是地作出判斷,認為曹魏的三代國君是一代不如一代。而實際情況和孫權估計得完全相反。魏明帝曹睿是一個很有作為的雄略之主,他“沉毅斷識,任心而行,蓋有君人之至概焉”《三國志》卷三《明帝紀》。。例如他在位時,任用司馬懿對付諸葛亮,任用滿寵、賈逵抗擊東吳,都取得了成效,使吳、蜀的屢次進攻皆以失敗而告終。曹睿既然是一代明君,魏國此時又有司馬懿、曹真、陳群、滿寵這樣的傑出人才,因此“天下有變”的局面並未出現,故陸遜認為“其患更深於操時”,堅決不主張大規模北伐,其見識遠遠高出孫權。孫權譏刺“伯言常長於計校,恐此一事小短也”,結果反而被裴松之嘲弄,他在孫權此論後加注曰:“臣松之以為魏明帝一時明君,政自己出,孫權此論,竟為無徵。”《三國志》卷五十二《諸葛瑾傳》注引裴松之曰。

實踐證明,陸遜不主張東吳大舉北伐是完全正確的。孫權、陸遜死後,諸葛恪執政,此人略有才智,然狂妄自大。自東興戰役打敗魏軍後,“遂有輕敵之心”,他不顧文武大臣的聯名反對,竟然傾全國之力,“大發州郡二十萬眾”伐魏,這是東吳歷史上動用兵力最多的一次戰役,結果諸葛恪大敗,“士卒傷病,流曳道路,或頓僕坑壑,或見略獲,存亡忿痛;大小呼嗟”。《三國志》卷六十四《諸葛恪傳》。“兵卒死者大半。”《三國志》卷四十八《孫亮傳》。其實,陸遜在世時對孫權重用諸葛恪頗有微詞,他曾勸諫孫權毋委諸葛恪以重任,又作書諸葛恪曰:“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則扶持之。今觀君氣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三國志》卷五十八《陸遜傳》。不幸的是,諸葛恪果為陸遜所言中,北伐失利,不僅使東吳國力大受損傷,且自身亦死於非命。

3。漸不克終的君臣關係

陸遜之所以在三國紛爭中建立如此卓越的功勳,除了他個人具有傑出的政治、軍事才能外,同吳主孫權對他的極度信任,委以軍國重任是分不開的。夷陵之戰時,陸遜雖已嶄露頭角,但畢竟資望甚淺,而其對手又是久經沙場,被曹操目為“天下英雄”的劉備。孫吳重將、舊臣、貴戚對陸遜這個年輕書生的能力皆表示懷疑,甚至不服從陸遜的指揮。在大敵當前的關鍵時刻,陸遜正是在孫權的全力支援下才得以大破蜀軍,取得輝煌勝利。

劉備死後,諸葛亮秉政,吳、蜀之間的聯盟雖然重新恢復,然而雙方皆有猜忌、防範之心,故對兩國之間的外交策略十分重視。孫權將吳國的外交大權託付陸遜,凡“時事所宜,權輒令遜語亮,並刻權印,以置遜所。權每與禪、亮書,常過示遜,輕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同上。。孫權甚至把自己吳王的大印都放到陸遜那裡,大小事情,是否可行,都要聽取陸遜的意見,然後才能決定。這種君臣同心、肝膽相照的關係比之蜀漢劉、葛的“魚水”之情毫不遜色。

黃武七年,曹休以十萬大軍大舉攻吳,司馬懿亦率軍自漢水而下。形勢十分嚴重。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統率三軍。陸遜這次掛帥出征,儀禮規格之高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陸機為遜銘曰:‘魏大司馬曹休侵我北鄙,乃假公黃鉞、統御六師及中軍禁衛而攝行王事,主上執鞭,百司屈膝。’吳錄曰:假遜黃鉞,吳王親執鞭以見之。”《三國志》卷五十八《陸遜傳》注。黃鉞在商周時為天子所專用,周武王伐紂時曾用黃鉞,《尚書·牧誓》雲:“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可見,陸遜此時已享受了超乎人臣的禮遇。

孫權稱帝后,拜諸葛瑾為大將軍,而以遜為上大將軍,漢代將軍中地位最高的是大將軍。《漢官儀》載:“漢興,置大將軍,位丞相上。”《文獻通考》卷五十九雲:“大將軍內秉國政;外則仗鉞專征,其權遠出丞相之右。”孫權所置的“上大將軍”之職並非漢制,而是其獨創。“吳於大將軍

《諸葛亮上路》 第1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