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求收藏!求推薦!) (第1/2頁)

嚶嚶相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著林思樂肅然的神情,常樂就知道此言非虛。

他的眉頭不由的深深皺了起來,這件事牽涉的人越來越多了。

從已知的資訊來看,這件事本是男女之間的意氣之爭,卻在短時間內發展成一件上達天聽的大事。

要說這中間沒有人推波助瀾,打死他都不信!

常樂剛才在一本名為《吳國史略》的史書中看到過。

吳國國君……

現在是前國君了。

前國君孫崇聖二十三歲即位吳王,花費短短三個月的時間,依靠他的鐵血手腕完成高度的中央集權。

大將軍孫崇山和大司馬朱庭御的兵權,還是後來被賦予的。

且只有掌兵權,無調兵權。

若要調兵,需大將軍和大司馬都親自到場,方可調動一千軍士,再往上便需國君的虎符調令。

可這兩位卻是十多年的對頭,若非國家大難,雙方根本不可能一條心。

而且這位先吳王在第二年便銳意改革,真正貫徹孔子有教無類的理念,剝去了對參考科舉之人的種種限制。

無論士農工商皆可參與科舉,將三年一科的科舉制改為每年開科。

三月縣試,考秀才;六月府試,考舉人;九月州試,考進士;十月會試,分三甲,其後殿試點狀元。

先王還將功名等級進行了再劃分,降低了童生功名的考取難度。

只需在私學或縣學內透過基準測試,就可成為童生。

連續上繳十個月賦稅,無拖欠,無劣跡的平民,都可以用一碗粟米,換讀書三天。

而且家中若有一人參軍,即可有另一人免費入縣學讀書。

在這個制度的激勵下,吳國的現役軍人和讀書人數量激增,連許多的農人都能認幾個字。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具有革新意義的新政,吳國的國力在這五年裡,極速騰飛。

終是天妒英才,一代賢王年僅二十八歲便驟然薨逝,不禁令人扼腕嘆息!

“這訊息是從縣丞大人處得知的?”常樂問。

林思樂點頭道:“方才周班頭巡街路過,順便進來捎了口信。”

常樂恍然,這就難怪了。

看來,這位縣丞伯父和那黃翰林,是真的都身處大司馬對面的陣營。

他也從想在監獄翻身的鹹魚,誤打誤撞的成為了這個陣營的出頭鳥,變身成為別人手裡的棋子!

雖然常樂不喜歡被人算計利用的感覺,但做人不怕被利用,就怕你沒用。

常樂閉上雙目,嘗試把自己代入黃翰林陣營,在心中細細的推演。

若我是這一陣營的大佬,聽到底下有人上報,政敵嫡系的惡行,我會怎麼做?

首先言語上,我應該會先表明態度,為自己定下立心持正的基調。

當然,若是有人想翻身出頭,那不妨就助他一臂之力,順便看看他的能力。

若能力太差,死了也不可惜。

若能力不錯,必要時可以再推一把。

若能力極佳,那就當是培植新人。

新君上位,總得用一批新人不是?

常樂想清楚當下的形勢,認清了自己處於什麼位置。

大人物們想拿我當棋子,我又何嘗不是借他們的勢呢?

既然都有自己的目的,互利互惠罷了!

……

吳國,京城學宮。

一品內閣大學士李大白端坐於杏樹之下,傳道講學,杏園中的數十名學子聽的如痴如醉,臉上都洋溢著得道般的喜悅。

黃翰林也端坐其中,一品內閣大學士講學,可不是那麼容易聽到的。

“好了,今日講學到此為止,且各自回舍內溫習吧。”

李大白的聲音渾厚有力,不似壯年人,與他那斑白的雙鬢形成鮮明的反差。

學子們紛紛起身,向李大白躬身行禮拜別。

很快,杏園中只剩下了李大學士和黃翰林兩人。

“許久未聽師兄講學了,師兄的學問真是越發精深了!”黃翰林上前扶著李大學士起身。

李大白微笑道:“呵呵,研經習文,傳道受業本就是我等的本分。”

“哈哈,那是,昨日我去拜訪恩師,他老人家也是如此說。“

兩人慢慢的走進屋內坐下,李大白大學生吩咐僕人上了一壺好茶,來招待這位師弟。

黃翰林喝了口茶水,開門見山的問道

《大相公小相公是什麼電影》 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求收藏!求推薦!)(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