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好大一棵樹 (第1/3頁)
蒂梵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惡石島精衛旗、水麒麟整編訓練,熱火朝天時藍燕子、莫不問自琉球國、東番蒐集的資訊也不斷開始反饋到島嶼。
後續計劃逐漸在文無忌意識中成形。
夏日炎炎,時間已距文無忌出四門寨有半年之久。
自琮記商業遍地開花的福州北上,關中、京城南下的琮記已經將商業規模發展到了應天府、蘇州府、鎮江,並持續鋪設,大有在年內將商道打通向福州的趨勢。
自應天府向北,入夏以來無雨造成的乾旱已經無處不在的影響著中原大地。
晉地平陽府、大同、太原府,琮記開設有多家酒樓和客棧。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河東、河南、關中咽喉要道的風陵渡大明朝廷設有巡檢司和船政司,琮記第二家鏢行‘順銳’鏢行便設立在風陵渡。
貨運業務直通南北,沿黃河河道順流而下轉走內河水路可抵達襄陽、廬州,北上走陸路通達四門寨。
四門寨開闢的走私商道貿易紅火,從草原販賣而來馬匹、牛羊能在陝、晉出售,駿馬供不應求。
紅薯在米脂縣小範圍的開始播種,牽頭的正是李自誠,李自誠也時常會出現在琮記開設的酒樓當中。
李自誠記住了文無忌叮囑,人依舊在驛站從事週而復始的驛卒之職,勤練武功,利用文無忌贈送的銀兩購買漁船發動家人從黃河捕魚專供向縣城琮記開設的酒樓。
沿米脂縣東北而行,間隔路段便能看到浩浩蕩蕩的商隊,多半的商隊進入大同府地界時偏北轉向四門寨。
半年時間,四門寨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軍事層面,霸刀營、黑翎衛因為陸家人員抵達和考核選拔,規模增加到360人、108人,銳金旗、鐵血旗兵士各自達到1500人,太玄騎、龍騎兵則發展到1600騎。
原本合練的太玄騎、龍騎兵正式分離。
植被覆蓋的四門寨群山中用於巡邏預警的守山犬有數十隻,信鴿、隼鷹訓練進展喜人。
整個四門寨戰鬥人員數目達到五千人,在塔拉、贊章、雪慕、鍾宴、沙桐等人苛刻訓練下四門寨變成了一把堅硬、粗礪到極點的刀。
贊章、雪慕對文無忌帶有一種宗教情緒的狂熱,塔拉則是信仰層面的忠誠,軍士的兩種思維中還夾雜了從墨社發展出來的一種文化敬仰。
三種意識構成了四門寨的體系,相互融合也存在各自獨立性,但就是這種意識將所有人員打磨出一種執著的信念並且快速達到頂點。
和另外空間比較,這種相容的理念存在瑕疵,但在這個時代,這種理念武裝起來的四門寨卻已經具備了向死而生的真正實力。
兵工院的發展緩慢,高威力*研發沒有實質性進展,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次失敗後實驗引數的積累也意味向成功在不斷的接近。
取得驚人變化的是農業、養殖業、礦業。
白項及其先後進入四門寨的數百名工匠發揮出了舉足輕重作用,可以灌溉的筒車、能汲水的翻車,適用於播種、開墾的耬車、加工糧食的扇車,能舂米也能打造兵器的水碓等機械全部在白項的兢兢業業下製作而出適用於生產、軍工。
水碓的出現不僅僅可以用於農業也加大四門寨生產效率的提升。
四門寨修建的水壩早就投入使用,小馬場新修的水壩也被利用,紅薯開始大面積播種栽培在四門寨及其周邊區域。
小冰河時期的極端天氣越演越烈,但四門寨、小馬場以及周邊數個發展起來山谷農墾區域已經完成了引河灌溉的工作。
水壩養魚,不適合發展農墾的山谷重點發展家畜養殖,汐子溝養馬場規模增加了一倍,加上商道開通帶來的收入。四門寨完全的達到了自產自給。
匪患的消除及其商道的繁華讓田家庵近乎擴充了一倍規模,大量從關內逃亡而來民眾落腳在田家庵,完善的情報系統讓琮記人員在不斷的甄選之後將少量家庭和逃難青壯年吸收到四門寨居住區和軍營。
因為贊章的號召力,四門寨周邊還出現生活苦難的遊牧民族,因為文無忌身在南方,贊章對蒙古人的吸收採取了謹慎的態度,只接納擅長騎射的人員,但既成事實的是田家庵就像一個熔爐一樣開始磨合著區域內各族民眾。
礦業層面、製造業層面。
四門寨東北的小西河被規劃開闢後專門施用於鍊鋼。
小西河同樣修建了水壩,裝置有筒車、翻車,水碓,經過前期四門寨土高爐的技術改造實驗,達到初步技術標準的二十多座土
《明末漢服拍攝動作》 第九十四章 好大一棵樹(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