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頁)
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向碾子山、朱家崗、腰庫勒等處推進,包圍富拉爾基,在朱家崗、腰庫勒與敵中山支隊2000餘名激戰亙日,敵死傷甚重,向磨姑溪退卻。'國民黨政府參謀本部:《九一八以來東北情報》“東北情況週報表”第4號,1932年11月11日。'
11月間,各路抗日部隊定於12月初分兵6路對敵作戰,因計劃暴露,日軍首先發起攻擊,對抗日部隊進行各個擊破。敵人不斷增兵,並有飛機、火炮配合,多路向民眾救國軍發起猛攻。救國軍依託3道防線節節抵抗,雙方都有較大傷亡。11月28日,救國軍剛進入碾子山第3道防線,日軍步、騎兵即猛撲而來。日軍平賀旅於12月1日,佔領碾子山。 2日,進入札蘭屯。3日,服部支隊從札蘭屯出發,向興安嶺快速追擊救國軍。
民眾救國軍在前方的部隊被隔斷,海拉爾只有步兵第9團、衛隊營和學生連,共2000餘人,已不能阻止敵人大舉進攻,遂破壞了博克圖以南的鐵橋和博克圖山澗隧道及盤山路軌,以阻止敵人追趕。
12月4日,蘇炳文、馬占山等率4000餘人退入蘇聯,其在前方的部隊,由張玉挺、邰斌山等率領,穿越興安嶺經內蒙古草原進入熱河。
東北抗日義勇軍,是為保衛民族獨立而戰的民眾抗日武裝。它發揚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有力地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大量殲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據日偽官方報告記載,自“九·一八”事變到1933年2月,日偽軍戰死人數為6541名,平均每月“討伐”抗日力量出動1500次,陣亡官兵73人,日軍屍體從中國東北經神戶運回日本,每月平均50具。
東北抗日義勇軍的失敗,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難以完全避免的。其主要原因是,在強敵進攻的複雜環境下,缺乏堅強的政治領導,沒有統一的軍事指揮,未充分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東北抗日義勇軍雖然遭受了嚴重的挫折和失敗,但它所建樹的歷史功績和造成的積極影響是不可低估的。東北人民的抗日鬥爭,在中國共產黨不屈不撓的推動和領導下,一個新的鬥爭高潮很快又到來了。
三、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遊擊戰爭(參見附圖4)
“九·一八”事變不久,中共中央多次發表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中國東北的宣告,提出“組織東北游擊戰爭,直接給日本帝國主義以打擊”的戰鬥任務,並號召全國人民支援東北人民的抗日鬥爭,堅決同入侵之敵血戰到底。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和號召,中共滿洲省委對組織領導和發動抗日武裝鬥爭作了部署。除了派出許多黨員和愛國青年到抗日義勇軍、各大城市和偽軍中領導或推動反日鬥爭外,還以部分力量深入農村,組織抗日遊擊隊。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3年夏初,當東北義勇軍的抗日武裝鬥爭從一度高漲轉向低潮時,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卻在鬥爭中不斷壯大。自1932年起,中共滿洲省委先後建立了磐石、東滿、珠河、密山、寧安、湯原、饒河、巴彥等10餘支抗日遊擊隊,進行了極為艱苦的鬥爭。到1933年初,根據中共中央給滿洲各級黨部及全體黨員的信中提出的堅持抗日統一戰線,堅持廣泛的游擊戰爭的指示精神,這些抗日武裝又進一步發展,逐漸成為東北人民抗日武裝鬥爭的核心力量。
(一)磐石游擊隊(南滿游擊隊)
“九·一八”事變前後,中共磐石中心縣委即在西玻璃河套一帶,廣泛建立了“反日會”等抗日群眾組織。
1932年春,在縣委領導下,“反日會”組織了中朝農民聯合反日示威暴動,扒鐵路、割電線、燒枕木,並組織起一支專打漢奸狗腿子的7人“打狗隊”。中共滿洲省委派搞兵運工作的楊佐青(原名楊君武)參加領導,縣委抓住日偽統治勢力尚未完全控制磐石的大好時機,在大力發動群眾抗日的基礎上,積極擴大抗日武裝,不到半個月,“打狗隊”擴大到20多人。他們消滅漢奸特務,繳了地主武裝“大排隊”20多支槍,隊伍發展到30多人,正式成立了“工農反日遊擊隊”。接著,爭取了一連偽軍起義,進一步壯大了力量。同年9月,磐石工農游擊隊協同另一支起義部隊攻克磐石縣城。
11月,中共滿洲省委派軍委代理書記楊靖字到南滿一帶指導工作。楊原名馬尚德,河南確山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組織秋收暴動,建立確山農民革命軍,任總指揮。
1929年奉命到東北後,領導過工人運動。楊指導磐石游擊隊經過整頓和改編,發展到80
《中國抗日戰爭史的書籍》 第2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