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 (第1/4頁)
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色不早了,咱們先登山吧。”
九九重陽,胸插茱萸,全家登高望遠是為了避邪,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所以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對於黃爸來說,登高望遠只是個藉口,他是來探望時穿家族的。古人結婚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兩個家族的彼此聯姻,從此兩個家族命運相關——在古代,個人一旦有了大罪,兩個家族都要受牽連,所以在古代,個人從來不是獨立的,他不僅要受本家族的影響,還要受到婚姻家族的影響。
對於時穿的家族,以及時穿個人的才能,還有他的財富……這些黃爸都沒說的。可這廝似乎有點像自己一樣的花心,讓黃爸有點不爽。客人在場,黃爸不好發作,只好低著頭,在時氏族老的陪同下向山頂走去……哦,還有崔小清。
重陽登高是全家的事,這是古人的家庭活動,黃爸全家幾乎都到了,時穿那頭出面的主婦是崔小清,曾經在桃花觀做過高階公關的崔小清很知曉文人士子的脾氣,言笑盈盈間勾起了劉旭、趙師俠、王宜之的談興,沒走幾步大家已經把山下的煩惱丟在腦後。
孩子們忘性最大,才走了半截山,孩子們已經忘我的滿山跑了起來,在這個百花繁盛的時節,山坡上蝶鬧蜂忙的,引得孩子們穿梭花間,笑聲灑滿了山樑。
路途中,趙師俠捕捉到一絲靈感,駐足吟詩,王宜之趕過去幫襯,劉旭竭力討好,時穿見到黃家人落在後面,駐足等待,並順手指著山坡給黃爸介紹:“去年我們僱了三千廂軍,今年僱了一萬人,專門讓這些廂軍把山坡上的石頭揀光,雜樹伐盡,並撒上草籽養護山土。
這還沒完——白虎山時氏,這幾年已經買下白虎山附近總計一萬三千畝的土地,山坡下的土地正在種糧食,或者施肥養地……說到施肥,今後我們種葡萄,可不能跟種糧食一樣天種天收,要施肥的。我已經打算從小琉球島運送鳥糞,花一兩年的時間徹底改造這片山區。
如今,整個白虎山陽坡,基本上都被我時氏開墾,今年只是養護土地,等明年開始,我們依舊要僱用廂軍,將山坡開出壟溝,同時要在山背後修建水庫蓄水,如此一來,才能保證葡萄苗旱澇保收……這白虎山下,屬於我的土地有三百畝。“
時穿這時其實是在解釋崔小清的存在——我的產業東一攤西一攤,個個都很龐大,需要親自管理與操心的專案很多,即便是在現代,依靠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監管這樣的億元企業,恐怕也是荒唐的。所以,我僱傭幾個親信的管理人員,也不為過。而在這個時代,男人僱人管理自家產業,不外是那幾種方式,這與愛情無關,與家庭觀念無關,不是嗎?
其實時穿不用解釋那麼清楚,他還是秉承現代的相互尊重觀念,希望取得彼此諒解。但在黃爸來說,走了這麼幾步路後,他已經冷靜下來——自家女兒與褚素珍相比,桃花觀事件似乎影響更大。在這個時代,女人遭遇這種事,婚姻上面幾乎沒有她挑選的份。時穿作為各方面都合格的女婿,家業也確實需要人照顧……對此,自己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
思路轉了過來,黃爸對崔小清也沒那麼牴觸了,他衝崔小清胡亂一拱手,感謝對方的照應,而後順著時穿的話說:“這白虎山很大吧?”
時穿順勢回答:“這白虎山其實是離城最近的山,它是雲臺山的一部分,白虎山背後依然是山,此地有‘七縱十八溝’的說法,我們時氏只是佔了一座山的陽坡,這座山的背後,依然是溝壑縱橫,山區的氣候倒是適合種茶。”
黃爸心念一動:“種茶啊,這山區的土地很便宜吧?”
時穿點頭:“當初時氏購買的土地是白虎山南坡下的平地,真正山坡上的土地還是無主,因官府有‘開荒地免稅三年’的政策,我們才敢開荒山的,要不然,光是稅賦就負擔不起。
按照官府的政策,這種無主之地只需繳納很低廉的契約稅,就可以將荒山登記在名下——如今宗子時燦正在努力讀書,荒山三年免稅期到了之後,若宗子能考個舉人,那就不用發愁了,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慢慢改造荒山。“
“不如我也買下一座山吧?”黃爸試探的問:“反正我是官員,不用擔心稅賦。此外,我沒給黃娥置辦嫁妝,正好在這裡買下一座山。一半讓黃娥拿去做嫁妝,另一半讓黃娥順便照顧著,留給弟弟妹妹陪嫁,如何?”
《興宋菜市附近有房子嗎》 第18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