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79章 宇宙能量之風雨降溫冷 (第1/1頁)

神國國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然過了春節,我發現還未到立春啊,宇宙能量指引天氣真是冷啊。

小議《超驗駭客》:新世紀的巴別塔記憶…

《超驗駭客》的故事略顯神聖頗為悽美,讓人聯想起聖經裡關於巴別塔的傳說。而巴別塔也就是塔羅牌裡面的那張無論是正還是倒都是黴運的塔。

在《聖經·舊約·創世記》第11章中記載:當時人類語言相通,同心協力,聯合起來興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與他們建成的巴比倫城繁華而美麗,高塔直插雲霄,沒想到此舉驚動了上帝!上帝心想:如果人類真的修成宏偉的通天塔,那以後還有什麼事幹不成呢?一定得想辦法阻止他們。於是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劃因此失敗,那座塔於是半途而廢了,人類自此各散東西。後來高塔中途停工的畫作在宗教藝術中有象徵意義,表示人類狂妄自大最終只會落得混亂的結局。此故事也試圖為世上出現不同語言和種族提供解釋。

不過看過這部《超驗駭客》之後,我很懷疑聖經裡巴別塔的故事並不是懲罰人類狂妄自大那樣牽強,似乎更有其深層次的含義才是,因為畢竟從來就沒有上帝,沒有神明,那些都是人類想象出來的。而《超驗駭客》的故事就像人們無限去接近上帝的一個設想,那麼當一個人真正可以透過科技引領著全人類實現他們成為上帝的夢想,甚至讓所有人都無限融洽到一起成為一個公共的上帝,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麼?這難道不是一件能把人類現存的各種糾紛和問題以及衝突和矛盾都解決的好辦法麼?可是故事裡那些反科技的組織為什麼要反對呢?難道只是那些青年人太年輕了麼?可為何那位年長的科學家和黑人科學家也在擔心這種情況的出現呢?

而這一切的答案似乎都在電影裡一閃而過,那就是片中所有角色都站在人性的角度共同擔心的情況:當所有人都變成一個公共的上帝之後,人們的個性便消失了,也就是說到了那個時候,“人類”就不再是“人類”了而是一種基於人類文明的電子科技誕生的新生種類,或許這個種類能被稱之為“上帝類”、“神類”或者其他什麼高大上的生物。這種新生物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人性,但是這種非自然的超級進化同樣的帶來的現實狀況就是人類的滅亡。或許這才是巴別塔故事裡真正要預警的。畢竟人類漫長的歷史告訴我們,人類社會以及個體之間的差異是保證人類文明發展前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過在片中,最後強尼德普飾演的主角和他妻子一起選擇終結了自己作為人類的生命,然後變成了兩朵花兒永遠浪漫相會在一起,以強調人類的權利從而更顯示出人類對科技的勝利。

但這似乎更容易讓人想起當年那些諸如《駭客帝國》系列和《終結者》系列之中的情節,那就是人類終究滅亡在失控的科技突飛猛進之中。於是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產生了,那就是比如《駭客帝國》也好、《終結者》或者其他神馬各種奇怪的科幻片也罷,如果這些都在展現人類未來的慘景的話。那麼當今這些比如《機械戰警》、還有這部《超驗駭客》似乎就是在交代人類文明在變成那副慘景過程中的具體細節究竟都發生了些什麼。

比如這片中德普稍微變成了上帝,甚至還可以實現聖經中巴別塔的美好構想。無奈編劇要讓劇情融入梁祝式的浪漫,不過這並不代表當《超驗駭客》第二部或者第三部拍出來的時候不會再繼續思考探索人類巴別塔的進化模式,但這種電影的結局一定是人類勝利的,就算狗血也必須這樣吧,因為從原始時代到現在再到將來生存才是人類整體意識的第一要務,哪怕是放棄變成上帝的機會也不能不生存下去。

最後,只想說由於國產片和歐美電影之間長期的差異,導致現在我們這些做觀眾的看電影形成了兩種觀影標準,而且我們很清楚如果國產片的標準來衡量歐美大片的話,那他們的電影部部都是高大上的好片,就像這部明顯是小成本的電影《超驗駭客》在我們中國觀眾的眼裡雖然因為一些硬科幻的原理細節不便多說而顯得不那麼經典,但這部強尼德普的新作一定不是爛片。當然了,雖然《超驗駭客》只是電影,但是誰敢肯定這瞬息萬變的時代許多不可思議科技還沒有被研發出來呢?只不過世界上大部分科學家對他們研發的科學成果都是謹小細微的吧

《不穩定因素報告》 第279章 宇宙能量之風雨降溫冷(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