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棠梨最美 (第1/2頁)
景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秦墨和魏良離開後,魏以南這才隨同傅一航與顧望去檢視城中各個排水關口。他們帶著那張之前留下的老圖紙去了江州鎮中各個排水關口檢視,最終來到嶺上村。
嶺上村地處江州城地勢較低部分,按理說,淹水淹沒整個江州,此處也不會例外。而魏以南他們這裡的所見所聞卻和城鎮中心的完全不一樣,詢問了當地的鎮民,他們說,他們從沒有受過水患的困擾。一行人跟著嶺上村的老農來到村中後宅,發現了這個村為什麼不會淹水的秘密。出現他們眼前的一個深度不太深的淺水潭,淺水潭背靠一個水杉林木。聽帶路的老農說道:“回稟大人,往常城中淹水,水流漫至這個淺水潭也就做停了,嶺上村幸有靠著這個淺水潭和水杉林,這才免過水患。”
“大人,可是有想法了?”傅一航見魏以南一直看著眼前這片水杉林和淺水潭沉思未說話,出聲問道。“此為東,祁航要塞左近。老人家,這片水杉之後,是不是與剛剛我們路過的渡口是同一天大河?”魏以南想到他們剛剛來時經過的出海打漁口,算了下方位,問道。
“大人,說的半分不差。”聽那個扶著鋤頭站著的老農,回道。
“老人家,這條河,是不是當時前朝大興留下的北祁運河?”老農的回答讓魏以南確定了思考的方向,她雖不善於治水,但好在熟知地理,遂大膽推測的問道。
“老夫小的時候聽老輩人說,這條河是出南海口的小段支流,河水湍急,魚料豐富,故當地人給它取名叫南秀河,倒不知是不是大人口中所說的北祁運河。”聽老農回想當年的說道。
“謝謝老人家。”老農的話讓魏以南定下了此次治理排水的關鍵,她可以確定,他們說的是同一個東西。據祁國國史記載,前朝大興大修運河,河口直通南海,隨後發展,途徑沿岸多地,或有乾旱之地,為引水灌溉,耗人力挖通支流,連著運河,或有歲月沖刷,滄海桑田至變更也。後大興被祁所滅,此運河亦改名為北祁運河。
北祁運河頭連至佑今,尾與縱南大河想通,出南海口。由北祁運河到縱南大河的方向推斷,江州離南海不遠。魏以南想,有了這天然的地理位置優勢,若是能將城中滯水的部分打通,相連,沿至嶺上村,派出出水口,困擾江州的水禍便會被解決。只要水患一被解決,城中政令加以修整,與民為齊,發揮江州地理優勢,開啟水岸的水運,水患便會變成水益。
一行回到江州衙門之後,魏以南召集了傅一航、顧望、老胡開會,把完善的治水方案告訴給了幾人,得到了幾人一致的認可,方案的準備與工程圖的繪製交給了總工程擔當的魏以南。魏以南不眠不休根據江州實際情況,重新畫就治理水患的圖紙,交代完各自任務,幾個代表的人,各領了些人手分別去江州幾個片區,修整排水難的關口。
距離他們開工已過了一月有餘,時間來到了臘月,秦墨的手也已大好,魏以南也算放下心來。連月的工作,他們面對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為難解決的便是技術和資金。百姓交銳,解決了部分款項。剩餘的,魏以南當初來江州時身上所帶以備不時之需的錦緞與珠玉,盡心勞力補齊,開工了一個月,他們得到了皇帝簽發的通令,難以為續的資金問題被解決。技術方面,魏以南、傅一航、秦墨三人沒日沒夜的研究各個關口所需的技術解決,親力而為,風裡來雨裡去的工地、衙門兩頭跑。
初雪過後幾日連下了幾場雪,樹木上,房頂上,街道上都積了一層厚厚的白雪,天寒地凍,路又滑,秦墨與魏以南相互攙扶著,在雪道上慢慢走著。今日,收到了駐紮秀玉村顧望的來信,秦墨陪同魏以南一同去往秀玉村討論關口出現問題的詳細施工與修整細節。
天氣寒冷,說話的時候,暖呼呼的氣息接觸到空氣,變成了一團白霧,卻也不忘時不時的同對方說上一兩句。明明天氣寒徹骨,處境困苦,他們卻好像樂在其中,談笑風生,不畏前路。
路途中,唐傾羽腳滑,不穩,摔倒之間,因為與秦墨兩手相互挽著,最終一起摔在了厚厚的雪堆上。魏以南在下,秦墨在上。秦墨的雙手在唐傾羽摔倒之際護在了唐傾羽的後腦勺上,天上仍舊在下著點點白雪,秦墨看著那點點白雪落唐傾羽的頭上。那潔白的雪花,就像是棠梨花隨風掉落的花瓣,清透而晶瑩,秦墨目光從那潔白的雪花落到唐傾羽清透的雙眸,情不自禁的說道:“棠梨最美…”給我最美的你。他把那句棠梨最美的後半句,藏在了心裡不願讓人發現摘走他的棠梨,可他此刻帶著情意的雙眸卻出賣了他對她細水長流的愛意。
靈魂清潤其中,聲音發自
《重生後被病嬌弟弟寵完結》 第95章 棠梨最美(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