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1/4頁)
桃桃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職業學校,培養具有一定的文化和農業科技知識的農村新幹部。1944年,原計劃興辦正氣大學,後因經費等問題,改為先辦國立贛閩正氣師範學院(因日寇侵贛未實現,只辦了一期大學先修班)。
其中最值得說道的是,在郊區虎崗創辦的中華兒童新村。
贛州城中時常遭敵機侵襲,中小學都在停辦狀態,青少年失學。1943年,數千名失去父母的外地青少年,住在貢水岸邊難民營裡的破房子、破帳篷裡。蔣經國不忍心看著這些青少年流落街頭,乞討度日,下令在離贛州城1小時車程的貢水岸邊的虎崗,拓地十里,興建一所小學中學一條龍的學校,命名為中華兒童新村。
虎崗又名長崗,形同臥虎,雄踞贛江之濱,依山臨江,方位在贛州西北,距城約十華里,隔江與贛州城遙遙相望。崗上松竹成林,崗麓村舍儼然,風景絕佳,環境清幽,地勢空曠,可為防空之地。
學校蓋好後,大約有1300名中、小學學齡青少年孤兒遷入新村。他們從落難的兒童,一下子變成了新村的村民,變成了“天之驕子”,享受著完善的新教育。小蔣又將保育院及正氣中學等重點教育設施,遷進兒童新村,意欲打造一個文化群落,為贛南教育事業的實驗垂範之地。兒童新村開辦之後,從保育院到小學、中學,新舍櫛比鱗次,掩映於蒼松翠竹之間,書聲琅琅,琴歌陣陣,氣象一新,成了贛南的“桃花源”。
1943年6月20日,蔣專員宣告中華兒童新村正式成立。這天嘉賓數千,濟濟一堂,熱鬧非凡。《正氣日報》發表了題為《兒童第一,祝中華兒童新村開幕》的報導。蔣專員自願當村長,他致開幕詞說:“兒童新村的最高教育理想是要發揚兒童自立與創造的精神,培養建設新中國的基本幹部——航空員、工程師、機械化部隊的鬥士……”
來賓致詞後,開始檢閱一千多名的村民隊伍。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兒童,在廣闊的體育場上,齊聲歌唱《虎崗謠》:
太陽出來照虎崗,崗上青年臉發光!
齊聲作長嘯,好像老虎叫!
一嘯再嘯魔鬼影全消!新的時代來到了!
據說,《虎崗謠》的歌詞是經國、緯國兩兄弟你修我改,通力合作寫成的。歌詞定稿以後,小蔣請省音教會主任程懋筠譜曲。程先生是國內外知名的音樂家,不但善譜曲,而且歌喉雄渾嘹亮,也在贛南做音教工作。因為這首歌詞內容簡單明快,挺通俗,挺生動,挺有勁,程先生的曲也譜得很對勁,所以大家唱起來節奏鮮明,鏗鏘有力,很有氣魄,無論是在開會前後或者隊伍行進的時候,蔣經國、蔣緯國兄弟都會帶頭領唱這支歌。一唱這個歌,頓時使人精神振奮,頗能表達小蔣建設新贛南朝氣蓬勃的精神,起到了鼓舞士氣的作用。以後這首歌,不脛而走,在贛南各地普遍傳唱起來,取代了“兩隻老虎”的流行地位。
新村一片新氣象,到處灑滿朝氣和希望的陽光。當你走近新村門口時,你就會聽到孩子們在唱:“先生們,請進!這裡是兒童新村。巍峨的村門,平坦的馬路,歡迎你光臨……鵲兒橋畔幼稚園,太陽門裡村務廳……”兒童們就用這支歌曲為你導遊。孩子們把你導進那灰白色的中古式大門,你彷彿走進了一個新世界。腳下是一條向北延伸的中正路,將新村分為兩半,路西的建築物是正氣小學的全部校舍,教室5幢、宿舍8幢、食堂3幢、浴室1幢、教職員宿舍1幢、總辦公廳1幢,還有公園、游泳池、供應社、科學館、圖書館、藝術館、史地館和實驗農場等等。在路的東邊,居中是一片廣闊的體育場,四圍雜湊著幾十幢漂亮的矮房,有新村招待所、兒童鄉公所、幼稚園、託兒所、醫院、體育館、天才小學、感化學校、銀行、郵局、大禮堂、工廠、教職員家屬住宅等等。虎崗山坳一帶就更引人入勝,山巔是虎崗醫院,山腳是幽雅的託兒所,還有兩幢造型優美的八角屋頂的圓形房子,是新村幼兒院。院周圍有溪流、小橋、假山、石椅,道路縱橫,綠樹成蔭,鮮花鬥豔,像一座美麗的花園。難怪這個兒童新村當時被稱為“新中國的縮影”。
寄託著蔣經國理想的虎崗新村儼然是一座小城市,一個小社會,實行著教、學、做三合一的新型教育。是開創兒童福利事業,實行“兒童公育”的創舉。
從1943年夏天起,小蔣經常住在新村學校裡的一幢樸素的別墅裡,他把妻子和孩子都帶進村裡來住,俄國妻子負責託兒所幼兒園的工作,孩子則在新村裡上學,他還把弟弟蔣緯國請了來協助辦學。他以當村長為榮,早晨和學生一道起床,帶領學生做體操,然
《蔣經國全記錄》 第5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