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麻城兵變 (第1/2頁)
楚人十八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吳三桂道:“高峻山的輜重糧草過河,其必有重兵守護,如果我軍偷襲,勝算不大。我判斷高峻山過了淮河必會去商城,有一黃崗山,是通往商城的必經之地,只要在黃崗山設伏,高峻山他插翅難逃。”
祖寬點頭:“妙計妙計!就按長伯之意,向黃崗山開拔。”
……
高峻山在李家溝住了兩天,等全部輜重糧草都過了淮河,就告別李老太,部隊向商城方向進軍。
這天,高峻山的隊伍走到接近黃崗山的時候,高峻山發現了錶盤上的異常。s代生物感應器雖然能夠感應到十公里內的生命存在,但它不能分別是百姓還是軍隊,這全要靠自己做出判斷。進入河南以後,高峻山的s代生物感應器就不是很好用了,因為河南人口眾多,且地處平原,所以紅點集中的地方,不能妄下有軍隊存在的結論。
這種情況下,唯有親自走一趟,才能分析出是否有敵情。高峻山下令停止前進,他領著曹文詔、賀人龍往前去檢視。
所謂的黃崗山其實就是座不起眼的小山,一片荒涼,雜草叢生,到處坑坑窪窪。
高峻山來到黃崗山下,一看滿山的叢林不禁暗中發笑,錶盤上顯示山上有幾千的生命存在,誰那麼無聊會躲在叢林中?明擺著上山有伏兵,只是肉眼看不出來而已,他下令收隊回去。
“秦王,我們什麼都沒見著,就這樣回去了?”賀人龍問。
高峻山笑道:“你別看什麼都見不著,可是山上埋伏了千軍萬馬呢!”
他回到本營,就下了一個新命令,全軍原路返回,轉道南下大別山。
巍巍大別山綿亙千里,群峰巍峨,有的挺拔險峻,有的峭壁聳立,還有的高俊突兀,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她橫臥鄂豫皖三省的交界處,北挽淮河,南瀕長江,瞰至中原,不僅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也素以雄、奇、險、幽聞名於世。
崇禎九年四月二十三日,高峻山的十萬人馬安全進入了大別山,自汝陽之戰逃散了二萬饑民後,先後又有五萬饑民加入到了高峻山的隊伍中,這就是運動到河南來作戰的好處,兵源充足,隨時可以招募到大批饑民。
這一年,朱由檢又在全國加派餉銀共二百九十九萬三千七百九十餘兩,光是河南一省就加派了六十六萬七千四百二十一兩銀子。沉重的賦稅壓的百姓喘不過氣來。這一年又適逢信陽大旱,饑民遍地,所以許多沒有活路的百姓紛紛來投高峻山。
吸取上次二萬新軍逃離的教訓,高峻山沒再把新兵營交給“混十萬”、“滿天星”這些舊式義軍頭領去經營,而是起用自己精心打造的班底——崇文弟子,去管理新兵營。
五萬新兵被分為三個營,高峻山直接把這三個營命名為“周世臣”營、“江國榮”營和“劉達”營。
這三個營名副其實的成為高峻山的子弟兵。
就在高峻山大別山休整的日子裡,八月初,他又接到劉理順送來的密報,密報大致內容如下:
五月三十日,清太宗派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等統八旗兵十萬攻明。六月二十七日,阿濟格兵分三路入喜峰口、獨石口。明巡關御史王肇坤拒戰,兵敗而死,明軍退保昌平,清兵再侵居庸、昌平北路。
朱由檢接到塘報,急忙下令各督鎮赴京救援。正在河南、鄖陽、皖北圍剿義軍的洪承疇、盧象升奉詔率總兵祖寬、祖大樂等赴京勤王,以兵部左侍郎王家禎接替盧象升,總理河南、湖廣兩省軍務。
高峻山燒燬了劉理順送來的密件,當天中午他一連吃了三大碗米飯,心情格外的好。第二天便下達了出山的命令。
此時,他已經從馮雙禮、田芳那裡得到張獻忠的訊息,張獻忠正在舉兵圍湖北的襄陽。
高峻山早已打定主意去找張獻忠,他不能去找高迎祥,為什麼?因為歷史上高迎祥還有幾個月就會沒命,他如果去跟高迎祥,最後的結果很有可能是他與高迎祥一同被處死,所以他必須遠離高迎祥,甚至遠離李自成,這就是他要去找張獻忠的原因。
張獻忠兵分三路:一路由他率領從西北的均州出發,一路由老回回率領自襄陽以北的新野出發,一路由蠍子塊率領由襄陽以東的唐縣出發,同時向襄陽逼近,三路兵馬共有二十多萬人。
高峻山為了配合張獻忠的行動,主動出擊,攻打湖北麻城。隊伍才出虎頭關,先鋒官賀人龍來報,說前頭抓到一人,那人自稱是麻城派來的使者,是來向高峻山求救兵的。
高峻山甚感奇怪,於是叫賀人龍把人帶過來,他要親自問問。
《空降15名勇士名單》 第七十二章 麻城兵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