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頁)
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羅抵禦百濟和高麗句的進攻。唐軍打敗百濟和高麗句後,便班師回朝了,只留下劉仁軌帶領少數士卒留守。百濟趁機向日本請求援軍。日本天皇認為這是一個將勢力滲入朝鮮的機會,便傾全國之兵攻向新羅。劉仁軌率領士卒在白江口與毛野稚子等倭將率領的二萬餘人展開激戰。唐軍只有戰船一百七十多艘,日軍卻有戰船千餘艘。面對優勢敵人,劉仁軌帶領士卒沉著應對,依託己方船大甲堅的優勢對日軍展開攻擊。結果四戰四捷,焚燬日軍戰船四百多艘,史稱“白江口之戰”。日本的勢力從此退出朝鮮半島,數百年不敢再指染中原。
東渡扶桑鑑真盲
鑑真東渡:
鑑真俗姓淳于,是唐朝的律宗高僧。當時日本由於憧憬中原的文化,便派遣遣唐使到中國來學習文化。當時有兩個名叫榮睿、普照的日本僧人隨遣唐使來華學佛留學。他們回國之時邀請鑑真前往日本傳佛。鑑真為了仍努力弘揚佛法,傳播中國文化,便答應與他們通往日本。鑑真前後六次東渡歷經磨難,日本僧人榮睿也病死在第五次東渡中。當鑑真登上日本的土地時,已經雙目失明瞭。除了弘揚佛法,鑑真還在日本傳播了中國文化。鑑真對日本人民最突出的貢獻,是醫藥學知識的傳授,被日本人民奉為醫藥始祖。日本豆腐業、飲食業、釀造業等也認為其行業技藝均為鑑真所傳授的。鑑真在日本有著深遠的影響,日本天皇曾授予鑑真“大僧都”、“大和上”的封號,日本人民稱鑑真為“過海大師”。
三鎮叛起安祿山
安史之亂:
安祿山本名阿犖山,是唐朝的節度使。安祿山市胡人,起初經商,在三十歲的時候投身軍旅。四十歲的時候,安祿山成為了平盧節度使。安祿山的身體特別肥胖,腹垂過膝,曾自稱腹重為三百斤。安祿山雖然身體肥胖,卻精於專研,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喜愛。安祿山權傾一時,在四十九歲時除身兼三鎮節度使外,還兼領平盧、河北轉運使、管內度支、營田、採訪處置使等重要官職。安祿山實際上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經過多年準備,安祿山在公元755年和平盧兵馬使史思明以“清君側”為名發動政變。史稱“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從公元755年開始,直到公元762年才結束,前後長達七年之久,波及極廣,唐朝從此走向了沒落。安史之亂是我國曆史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痛罵反賊顏杲卿
顏杲卿罵賊:
顏杲卿字昕,是唐朝的名臣。唐玄宗時,顏杲卿任常山太守(今天河北正定縣西南),儘管曾是安祿山的部下,安史之亂爆發後,顏杲卿便立刻組織起軍隊抵抗叛軍。顏杲卿先後設計殺死安祿山部將李欽湊,俘虜高邈、何千年等人。當時河北有十七郡都起兵響應他。公元756年,安祿山叛軍圍攻常山。顏杲卿帶頭守城,致使安祿山久攻不下。後來顏杲卿的兒子顏季明被叛軍抓住,安祿山藉此要挾顏杲卿投降。顏杲卿為了國家,忍痛繼續守城。安祿山惱羞成怒,將顏季明斬首。不久常山城被史思明攻破,顏杲卿被俘。後來顏杲卿被押到洛陽,帶到了安祿山的面前。顏杲卿破口大罵安祿山叛國的行徑,結果被其殺害。顏杲卿的兄弟,大書法家顏真卿後來尋找到了顏季明的頭顱,寫下了《祭侄文稿》一文。
哥舒接詔兩行淚
哥舒翰守潼關:
哥舒翰是唐朝的名將。安祿山起兵叛亂之後,很多唐朝的名將都打了敗仗。唐玄宗將當時在家養病的哥舒翰重新啟用,率領二十萬大軍前去鎮守潼關。潼關是長安的門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能否守住決定了長安的存亡。哥舒翰作戰經驗豐富,深知安祿山所率雖都是精銳,卻缺少糧食,便決定堅守不出。哥舒翰鎮守潼關,安祿山強攻半年一無所獲。安祿山的叛軍前有潼關攔路,後有郭子儀、李光弼率軍截斷歸路,加上缺少軍糧,情況十分危機。宰相楊國忠卻在此時因嫉賢妒能上書誣告哥舒翰畏敵不戰,唐玄宗李隆基於是下詔書強令哥舒翰帶兵出關與叛軍作戰。哥舒翰雖然知道安祿山在潼關外早已埋下伏兵多時,自己出關作戰必然戰敗,但無奈有唐玄宗的強命,只得含淚接下詔書,領兵出關迎敵。哥舒翰出關果然中了埋伏,二十萬軍隊全軍覆滅,安祿山趁機攻陷了潼關。
明皇馬嵬有短長
馬嵬兵變:
潼關失守之後,安祿山叛軍直逼長安而來。唐玄宗李隆基帶著寵妃楊玉環和一些王公大臣在禁衛軍的護衛下急急忙忙地跑出長安。由於出逃得十分匆忙,更因為一路之上的官員都以聞風逃散,唐玄宗一行人好不容易才來到馬嵬
《國史通鑑第六部》 第1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