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八十八章 鹽 (第1/2頁)

盛宴之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時聚集在這裡,聽從指揮擴建鹽場的災民都是比較固定的人群。他們中大多數都是回到家鄉後,卻發現田地沒了,房子也沒了,甚至想成為一個佃農都是奢望。被逼無奈之下,他們又再一次回到了朱由校的施工隊。

相比於種田,這裡的待遇要好的多,每天都能有幾十文的工錢,而且還能直接換到鹽,那價錢可比市面上便宜多了,而且還包吃。當然,不是他們全家,而是幹活的。不過他們家中的婦人也不會閒著,被招攬到了伙房幹活。

如此一來,解決了兩個大人的飯食,兩人又都有工錢拿,負擔大大減輕,養家要容易的多。細細算下來,要比種田來錢快的多,兩人工錢加起來,一個月能有二兩銀子呢。

因此,朱由校這施工隊人員流動非常的大,缺少路費的災民都會來這裡幹上一段時間,換點錢再回去。人數最多的時候,幾乎有上萬人。不過隨著災情的減輕,大多數災民都回到家鄉了,只剩下眼前這三千左右的壯勞力。

他們已經是無業遊民了,若是在失去這裡做活的機會,根本就沒有地方去。

不過災民們卻沒有鬧事,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傳統,讓他們習慣了靠自己的雙手吃飯,靠自己的勤勞致富,和朱由校的施工隊他們是相互交換,絕不會因為沒有活幹了而鬧事。

看著原本活力四射的面孔漸漸變得麻木,看著隱隱哭泣的孩童,朱由校心中一痛,他覺得自己必須做些什麼,不能就這麼放任這些災民離去。他們四散而去的後果,不是嘯聚山林被官府剿滅,要不就是餓死,或者賣身為奴。

哪一種情況都不是朱由校希望看到的,這些都是他的子民,他有義務給他們一口飯吃。

“咦?你們要去哪裡?還有活沒幹完呢。”朱由校對眼前的情況視而不見,故作驚訝的反問道。

“?”

他的話讓災民們一陣騷亂,後面沒聽到的一看,也連忙去問,等得知還有活計要乾的時候,登時興奮起來,剛才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

看著災民臉色喜氣洋洋的表情,朱由校暗自鬆了口氣。將人交給汪文言和劉斌後,他就帶著兩百多的羽林軍返回京城,他還有自己的計劃呢。

至於這三千多壯勞力,算上家屬的話,怕是有上萬人。不過這些人都是用熟了的,都知道規矩,很好管理。而且汪文言和劉斌管理鹽場,都有豐富的經驗,從鹽場抽調一批管理經驗豐富的頭目,就能把架子搭起來。

帶著著一大批人,汪文言和劉斌來到了海河口,當初之所以將這裡也給圈起來,歸到鹽場的地盤,就是看中了這裡的地理位置。這裡在後世,可是鼎鼎有名的天津港,那可是國際性大港口。

“哎!這都什麼事啊!”望著安排任務的劉斌,汪文言一臉的鬱悶,想他一堂堂文士,智謀出眾,到如今,計謀還沒出過一個,卻幹起工頭的事,真是寂寞如雪啊。

搖搖頭,汪文言拿著一大摞的文書資料,往海邊走去。朱由校手下就他一個讀書識字,有文化的,港口規劃設計之類的,自然只能他去做了。也只有他能從那些借調的工部官員中套到技術資料。

噠噠噠!

清脆的馬蹄聲在朝陽門響起,讓人一聽就知道馬匹數量不少。街道兩邊的行人忙不迭的躲避,以防被馬蹄踏傷。然而,出乎意料,出現的確實一連串的大馬車,這馬車很古怪,竟然有四個輪子。

四個輪子支撐起了一個巨大的車廂,車廂前面位置寬敞,坐著兩個車伕。馬車連成一長串,讓人望著彷彿一條長龍蜿蜒而來。

對於這種奇怪的馬車,京城的百姓們已經見怪不怪,在過去的半年中,這種馬車經常在經常的大街上賓士,往那條奇怪的馬路上運送東西。

那條水泥馬路在老百姓眼中,更是神奇無比的存在,誰也不知道這路到底是怎麼修建的,看起來就是一個整體,而且平整寬闊,走在上面舒服極了,下雨天都沒有泥巴。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點費鞋,草鞋在上面磨不了幾天就破了。

傳言說,這條路是皇太孫修建的。對於這個說法,哪怕是最愚昧的老百姓也不信,堂堂皇太孫,天家人物,怎麼回來幹修路這種活計呢。不過看看那神奇的馬路,老百姓們又不敢不信,如此超出理解的東西,怕也就是那種天上人物才能弄出來吧。

四輪馬車越過城門後,毫不停留,噠噠的往前行去,直到在一個糧油鋪子前停下。不過整個車隊只停下了兩聯,其他馬車偏了偏車頭,就繞過去繼續往前走。等走到一個路口時,車隊又分散開來,往各自不同的方向行去。

《大明聖醫牡蠣杞草》 第八十八章 鹽(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