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部分 (第1/4頁)

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吳雨初:序一

我對這本書有一點促成的作用。

我們曾經對白明有一個評價:四十多歲的年齡,三十多歲的體格,二十多歲的心理。正是把握了他的這種心理,一個督促,就讓他發了狠心,夜夜筆耕,悲喜交替,文思不斷,半年有餘終於拿出了這部書稿,作為給他自己的生日禮物。

白明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他秉承了老北京文化中的粗獷、詼諧、懷舊、悠然的因素,能夠把平淡無奇的生活經歷講得栩栩如生,很少有人不被他眉飛色舞、繪聲繪色的講述所吸引。這本書裡的許多故事都曾經有過許多聽眾,其中的片斷還被一些作者著述。

越來越多的例證使我堅信: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會是一部書,只是你用什麼方式表現的問題。而白門三代的故事一定能夠寫成一本好看的書。更何況,他的家史的確有一種傳奇的色彩。當讀到他那位身為穆斯林兼洋學徒的爺爺,在義和團變亂中躲進一家老古玩店,八十七年後,兩家的孫男嫡女竟奇蹟般地結為夫妻;當讀到他父親為了向剝削者復仇購得一支手槍,卻成為終身不能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個人歷史“問題”……我們不能不由此歎服命運的力量。這種真實感或許是虛構作品所難以表現的。實際上,白明用一種戲謔的方式,完成了一部兼有喜劇色彩和悲劇意味的北京平民的生活史。

在我看來,《白門三代》並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家族史,它更能讓不同的讀者想起自己的家族故事,想起自家幾代人在風雨百年的中國的命運。我們不是那種叱吒風雲、扭轉乾坤的人,我們不曾身居高位而總是在茫茫人群當中,我們或許從未有過驚天動地的英雄業績。在中國這百餘年間走過一代又一代,在國家和民族血與火的背景下,每個家庭都在延伸著自己的血脈,每個人都在演繹著自己的人生。其中的歡笑與淚水、調侃與鬱悶、平和與驚奇,顯現了普通人的生命意義。一個人不會因其平凡而失去尊嚴,不會因其渺小而失去價值。所以,我總在不斷地重複一個理念:我們崇尚真實,真實往往比虛構更離奇更有力;我們關注平民,平民往往比名人更真實、更親切。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很看重《白門三代》的價值,也希望讀者看重它。(吳雨初/二○○五年十一月十八日)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賈英華:序二

作為白明夫婦摯友,為其處女作《白門三代》提筆作序,感慨系之。

白門三代,百年回聲。其曾祖自同治年起,闖蕩京城,背靠“四王府”成就家業。其祖父習洋文,歷“庚子”,賞玩古董,首創京城導遊社。其父乃一進步青年,投筆從戎,歷經解放戰爭、大軍南下,“文革”風雲。而到了白明先生這一代——簡言之,不僅歷煉瞭解放後的風風雨雨,且鑄博為約,成了京城的一位“玩家”。

秉卷讀來,白明先生這部書,頗多考證,不僅留下了“白門三代”迄晚清以來的家世記述,也攝下了京城百年曆史一頁的縮影。其中不乏百年來的京城風俗變遷,也對人情世故的遞演,作了映現時代印痕的描述。應該說,白門三代,事雖各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情志則一——是所處時代人文的典型反映。可謂縮龍成寸,勾勒出了晚清以來錯綜複雜的社會現象,以一家一史為題材的迭進側影。確鑿的歷史和背景細節的相對真實性,也許正是這部書獨特的文史價值所在。

不言而喻,此書亦具有濃郁的北京文化的價值。所謂北京文化,無非是指京城具有的地域特點的文化內涵,說到底,其本質乃是皇城文化。北京文化具有的傳承價值之一,顯然是京味文化本身固有的語言特色。白先生乃性情中人,筆下亦莊亦諧,熔史為謔,守望太公,耽文不捨。讀至妙處,撫掌擊節。其自幼生長於皇城,一直浸淫於醇厚的皇城文化之中,故形成了此書濃重的京味口語風格,實可謂反映了京城文化的特色。

鮮見的京城文物價值,或許可以說是此書的另一特點。歷史的傳承,無外乎兩個方面:一曰物質,這似乎無須過多詮釋。二曰精神,包括思想、藝術、政治、文化等。而文物,恰是二者的結晶。它不僅反映時代的經濟發展,也是文化藝術的極致薈萃。對於文物的漸次認知,反映了人類文明的進化。

難得的是,白先生避人所闕,厚積薄發。其歷經艱辛,為首善之區乃至世上,留下了一個古瓷標本博物館,不啻為後人儲存了一筆寶貴的文物遺產,故為北京人呼之“片兒白”。

自然,囿於體裁所限,此書內容,既無驚濤拍岸橫掃千軍如卷席,亦無攜雷挾電震撼天地泣

《白門有幾個結局》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