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幹農活 (第1/3頁)
閒雲小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時候幹過的農活不知有多少,沒有重量,有數量,除了學校的勞動課會幹一點農活外,在家裡也少不了幫忙,農村子弟沒有不幹農活的,再嬌生慣養的孩子也避免不了接觸農活。
力所能及的勞動改造是少不了的,尤其農忙時節,缺人手的時候,七八歲的孩子都可以上場幫忙,只要不幹很大的體力活,一般的勞作都還是能幹的,算最早的童工。
小時候幹過的農活真的很多,記不齊全了,只能記多少,回憶多少,在農村,什麼都要幹,事情很多,很忙,很累,根本不會擔心沒事做,放學了要麼去山上放牛,砍柴,要麼去幫大人打下手,小女孩大多在家裡幫忙煮飯餵豬,小時候的作業還真不多,不用為作業發愁,可能和現在的孩子比,唯一幸福的就是沒有他們的作業多,儘管吃穿用度都不如現在的孩子們。
米雲二十多歲前都是在農村度過童年的,大學畢業進城後,才很少回農村,在農村能快樂地玩耍嬉戲,享受童年的快樂與天真,也做過不少農活,為家裡做了很多小事。
做農活,我們既打發了空餘時間,鍛鍊了身體,養成了愛勞動的習慣,自己同時也享受了勞動的快樂感,滿足感與充實感,養成了熱愛勞動的習慣,為我們以後的人生熱愛工作學習勞動做好了鋪墊。
撿柴火,是米雲小時候經常做的農活。砍柴就是大人們做的事了,屋前屋後到處都是樹木盤繞,樹木很多,樹上掉下來的樹枝,裂開的樹皮,矮植物和矮樹的枝幹和樹枝都是好的用來做柴火的材料。
以前農村都是燒土灶,用木柴做飯,農村孩子背上揹簍上山砍柴有時候也會順帶收集枯黃的松針,經常能採到野果吃。農村煮飯燒水都要用柴火,所以柴是必備的東西,沒有柴飯都煮不了,農村的山上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樹,砍柴並不是把一棵樹都砍回來。
我們都是爬到樹上,把樹枝砍下來做柴,如果有掉在地上的乾柴那更好,直接撿回來就可以用了,好多時候我們砍柴還是要自己揹回去,一般都是一捆捆的用草捆起來。
撿夠樹枝枝幹後,再捆上一捆引火柴,也就是一捆樹葉和乾枯的草葉後就拿回家裡拿來點火煮飯。大人們忙了整天,沒空再去撿柴火,我們小孩子去撿柴火節省了大人們的時間,給他們幫助,自己也享受到了勞動的樂趣。
打豬草餵豬也是米雲經常要做的活,米雲家養過母豬五年左右,家豬自然是年年都養,養了二十年家豬,總不能光吃糧食餵養,小時候人吃的糧食都不夠,自然要用紅薯和豬草混合煮豬食餵養。
家裡養了豬肯定是要去打豬草的,兒時放學後,小夥伴約一起到田地裡打豬草。那時候,基本都會種紅薯,紅薯藤可以餵豬的,這樣就不用到處找豬草了。豬草主要來源是野芹菜,人和豬都吃,米雲從小隨母親和小舅多次過河到對岸荒村砍伐野芹菜,偶爾採摘點野蘑菇。
農村家裡都養豬的,因為不養豬就沒肉吃啊,吃的肉都是過年殺豬留下來的,有的家裡養得比較多吧,可能有五六頭豬,如果遇到孩子們要讀書的時候,要賣幾頭大豬才能交得上學費。
餵豬當然成了農村孩子必備的功課,那時候也不喂飼料,是餵豬草,就是去地裡找來的豬草,然後還要煮熟了喂,我們所說的喂熟食就是這樣的了,不像現在都是用面拌飼料喂,這種叫做生食。
農村家家戶戶都會養點豬、雞、鴨,鵝父母忙的時候少不了要幫忙。餵過的人都知道,豬圈那叫一個臭,還常常滿地都是豬屎,還要清洗豬圈。米雲也會在父母不得空的時候,才會幫忙清洗豬圈。
割豬草是農村豬的食物,豬草有很多種型別,一般的豬草為折耳根,拿出來既可以生的拿給豬吃,又可以煮熟給豬吃。
豬草分佈廣泛,菜園裡,田野裡,地埂上,箐溝裡,路旁,到處都有豬草的存在。既可以割折耳根做豬草,也可以割抽筋草,粘糊菜,芭蕉芋,紅薯藤等做豬草,可做豬草的植物種類很多,只要我們勤快,一會兒就能割出一大捆豬草出來。手裡拿著鐮刀,拿著竹籃,到處去割豬草,不一會兒功夫就割滿了一捆豬草。拿回來要麼生的給豬吃,要麼煮熟了給豬吃。割豬草是我們小時候經常做的農活,既餵飽了豬,又享受到了勞動的快樂。
放牛,這也是我們小時候經常做的農活。男女都可以放牛,大人幹農活,抽不出身來放牛,手裡牽著系在牛鼻子上的繩子,把牛牽到水草豐美的地方,讓牛自由自在地吃草喝水,把牛餵飽,讓它喝足水,我們只需看著就行,到了晚上就把牛牽回來。
農村的男孩子喜
《80後的回憶冷飲》 第123章 幹農活(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