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3頁)
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罄匆蛩�硤宀患訓腦�潁�輝傺悠凇4送猓�虐�嶧箍悸牽�絞楹銜�患��樘�瘢�榧垡不崽�擼�謔且�笙瘸觥抖哉佔恰貳�
這一延宕,竟然就再也沒寫完!
《小團圓》實際上有兩稿,前一稿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動筆並完稿。據張愛玲的文學遺產執行人宋以朗表示,在整理張愛玲的書信時,發現她上世紀60年代在美國,曾以英文撰寫了23萬字的自傳性小說《易經》(Book of Change),因找不到出版社出版而作罷。
太平洋上的輝煌落幕(11)
1964年臺灣作家朱西寧打算根據胡蘭成的敘述,為張愛玲寫傳記。張愛玲深感不安,一面寫信給朱西寧勸阻,一面從《易經》中抽取一段,用10個月時間改寫成《小團圓》,此謂第一稿。如此匆忙,意在與朱西寧的傳記“打擂臺”。
第一稿並未出版。張愛玲在1992年寫給宋淇的一封信中,曾明確提出“《小團圓》小說要銷燬”。
而後,她又在1993年重寫,結果第二稿沒有寫完。現在所出版的,不知是哪一稿。
《小團圓》是張愛玲最為“神秘”的作品,創作歷時約20年,幾易其稿,卻一直沒有出版。文稿壓在臺灣皇冠文化公司創辦人平鑫濤的手裡,珍藏多年。
2009年2月23日,也就是臺灣皇冠文化公司成立55週年紀念日的次日,《小團圓》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由皇冠公司在臺灣出版發行。
《小團圓》的面世,令廣大張迷們極為興奮,但也引起了一些人對出版方違背作者遺囑的質疑。
《小團圓》的手稿在此之前從未曝光,僅有宋淇、平鑫濤等人看過。
張愛玲生前曾經說:“這是一個熱情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回,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
這部書,講了太多的事情,足夠張學研究者們消化好些年的。
我們還是回到當年——
1994年秋,《中國時報》鑑於《對照記》的特別價值,把第17屆“時報文學獎”的“特別成就獎”授予張愛玲。
張愛玲欣然接受了這個獎,還寫了一篇獲獎感言,發表在1994年12月3日臺北《中國時報》副刊上。
這個感言的題目,就是《憶〈西風〉》。她在感言中,對當年寫《我的天才夢》,因字數超限被取消了原定首獎的“往事”仍耿耿於懷。她說,因為十幾歲時最敏感,易於受傷,因此現在獲獎一點喜悅感覺都沒有了。
本書前面已經講過,這個記憶是靠不住的。而我們應該注意的是,這是她生前發表的最後一篇文字,其中流露出來的不平之氣,是緣何而來?
從《五四遺事》到《色?戒》,到《同學少年都不賤》,再到這篇《憶〈西風〉》,實際上都埋藏著一條連貫的情緒伏線——
誰對她的一生坎坷負責?
這是她終生也不能釋然的一個問題。
實際上,沒有誰!
也不能埋怨時代,只能歸之於命運;而且,如果再晚一點,就連那曇花似的盛放也都不可能了。
值得一提的是,為接受這個獎,她特地到照相館照了一張“近照”,寄到臺北,刊登在獲獎次日的《中國時報》上。
照片中的張愛玲,面容清癯,目光炯炯,但明顯已是蒼然一老婦了!
最可稱奇的,是她手拿一張卷著的華文報紙,露出赫然幾個標題大字:“主席金日成昨猝逝。”
——到最後,她也要驚世駭俗一次!
這個亮相,使不少張迷驚駭,甚至有人認為很不祥。但,這就是張愛玲——命運就是再嚴酷,她也沒有屈從,到最後也還有心情挑戰與調侃。
她通知皇冠出版社,再版《對照記》時,要把這張照片放在最後一頁,並補充瞭如下的文字說明:
寫這本書,在老照相簿裡鑽研太久,出來透口氣。跟大家一起看同一頭條新聞,有“天涯共此時”的即刻感。手持報紙倒像綁匪寄給肉票家人的照片,證明他當天還活著。其實這倒也不是擬於不倫,有詩為證。詩曰:
人老了大都
是時間的俘虜,
被圈禁禁足。
它待我還好—— 。。
太平洋上的輝煌落幕(12)
當然隨時可以撕票。
一笑。
幽默依然如故。不過,她雖老了,卻絕沒有被時間所俘虜。最後的這幾年
《愛恨情緣》 第27部分(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