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六十九章 大問題(二) (第1/2頁)

固執的胖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因為是大好,這才是大問題!

這段時間梁山發展太好了,尤其是兵馬增長的太快了,但其他方面卻是沒跟上,導致出現了不少問題。

從區區兩三千兵馬短短不到兩年時間就發展到一萬五千兵馬。

這些日子沒白沒夜的操心勞累,費盡了心思拉攏、收服這些官兵計程車官,希望能把這支官兵平穩的收編過來。

要是消化了這些官兵俘虜,史進只怕擁兵三四萬都不止了。

更不用說近端時間還不少窮苦百姓陸續上山要投靠自己,這日後士兵人數還有可能繼續往上漲。

但這麼多人,安身之地就是一個大問題。

水泊很大,那梁山終究只是一座不大的山,根本容納不下三四萬人。

以前一萬多人時,史進是叫陶宗旺在水泊幾處大的沼澤聚沙凝土,堆成一片平地,修建了幾處軍營,這才勉強容納這麼多兵馬。

但現在三四萬兵馬,水泊裡適合造平地的沼澤又只有那麼幾處,根本是容不下那麼多人。

現在有不少士兵都是直接在靠近水泊附近的陸地上駐紮著。

史進能安心在梁山發展,最根本的依賴是仗著八百里水泊。

以前幾千兵馬還好,一旦戰事不利的時候,往水泊一退,仗著八百里水泊,那官兵要想圍剿,是千難萬難。

但這麼多兵馬,梁山容不下,萬一官兵大軍壓境,一旦戰事不利,這麼多兵馬往哪裡退?

除了容身之地的問題,那訓練也是個大問題。

俗話說的好:兵上萬,無邊無際!

更何況現在梁山兵馬將會有三四萬那麼多。

以前兵馬只有幾千,只要史進大聲一吼,手下將士基本上都能聽到。

但上萬兵馬,不能再指望一聲吼下,那些手下就能聽到自己的命令了。

如其是在動則兵馬上萬、上數十萬,士兵多達要佔據數公里的戰場上更是個要命的問題。

只能依靠旗幟燈籠、鑼鼓、傳令兵這些手段來傳達命令。

但旗幟、燈籠、鑼鼓這些只能表達簡單的命令,更何況戰場上情勢瞬息萬變,統帥短時間內就要做出判斷,然後讓傳令官去傳達給下面的將士。

可軍情如火,哪能讓統帥慢慢去跟那麼多將士去解說。這個將領你該怎樣去做,那個將士你又該如何去做。

同時複雜的命令經過傳令官口中說出,可能會變成另一種意思,到時將士產生誤會,那樂子可就大了。

輕者軍隊混亂不知所措,重者一敗塗地。

因此中國古代的智者就想到了陣法,設計出很多陣型。

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陣、雁形陣、鉤形陣、玄襄陣、水陣、火陣這十陣是最簡單的、也是最基本的陣型。

在這基礎上根據實際以及自己兵種的配合上,歷史上很多名將元帥創造出加強版的陣型,比如諸葛亮的八卦陣、李靖的六花陣、戚繼光的鴛鴦三才陣等。

事先讓士卒按著某一種套路練習熟悉。等到戰場上,將領們就可以根據形勢,用最簡練的命令讓全體士卒都明白自己的意圖,士兵們也可以最短的時間內作出相應的變化。

比如要進攻了,元帥只需要喊道:“錐形陣,殺!”

那麼士兵就可以迅速準確瞭解命令,就可以按照練習的陣型,自覺跑到相應的位置發起進攻。不用再讓統帥跑過來,一個個吩咐手下,你你應該攻哪邊,他又應該攻哪邊。

或者是元帥喊道:“圓陣,堅守!”

那麼每一隊計程車兵短時間內就知道自己該跑到那個方位去防守,不會因為不知道自己該防守那個方位,胡跑一通,將大軍陣容都衝散。

陣法不單可以贏得時間,同時也可以發揮出軍隊配合作戰能力。

當然陣法也是有缺點的,就是呆板。

一是陣法必須根據自己軍隊的特點來設定訓練,一味生搬硬套,很容易出問題。

二是戰場上出現了意外變數,士卒們在軍法的震懾下,很難作出及時的變動。

至於什麼將權利下放,讓基礎將士可以有自主權!

會這樣做的,那個統帥一定是個白痴!

這個將軍覺得從右邊攻擊比較合適,那個將軍覺得從左邊攻擊比較合適,然後呢?

兩隻軍隊撞在一起,還打個屁啊!

所以從古至今,中低層軍官都只有建議權,沒有自主權。

上級下達了作戰

《水滸豪傑傳攻略》 第六十九章 大問題(二)(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