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9部分 (第1/4頁)

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醫院騎士團的首領稱為“大團長”(Grand Master),這也是很多騎士團對帶頭大哥的稱呼。醫院騎士團大團長由教士會議和八位法官輔佐,一般為終身制。但與好鬥的聖殿騎士團相比,醫院騎士團更多的表現在慈善事業上,所以它的口號是“守衛信仰;援助苦難!”(Defence of the faith and assistance to the suffering)。

下面先簡介一下醫院騎士團的發展歷史,後文會穿插講述它的故事:

醫院騎士團的命運和耶路撒冷王國息息相關,隨著13世紀末耶路撒冷王國的滅亡,醫院騎士團失去根據地,便把司令部轉移到塞普勒斯島。這支外來戶和塞普勒斯王國的地頭蛇們關係不睦,只得再次搬家,轉移到羅得島。在羅得島期間,醫院騎士團也被稱為羅得騎士團(Order of Rhodes)。

16世紀初,奧斯曼帝國的蘇丹蘇萊曼大帝(Suleiman the Magnificent;1520—1566年在位,也即蘇萊曼一世,他是奧斯曼帝國第十位蘇丹,也是在位最長的一位。他是16世紀歐洲最傑出的君主之一,使奧斯曼帝國進入黃金期,乃拜占庭皇帝巴西爾二世那樣的人物)派二十萬軍隊攻佔羅得島,醫院騎士團殘部像流浪兒一樣在歐洲各地徘徊七年之久。

1530年,德國皇帝查理五世把馬耳他島(Malta;位於地中海中部)、戈佐島(Gozo,位於地中海,今屬馬耳他共和國)以及北非港口的黎波里(今利比亞首都,和的黎波里伯國的首都是兩個地方)送給他們做永久采邑,醫院騎士團才算有了新家。所以,這一時期的醫院騎士團也被稱為馬耳他騎士團(Order of Malta)。

在馬耳他島的日子是醫院騎士們最快樂的時光。二百多年後的1798年,拿破崙來了,醫院騎士團跑啦。流竄到俄羅斯以後,醫院騎士團受庇於沙皇保羅一世。背靠大樹好乘涼,騎士們在聖彼得堡推舉保羅一世為大團長,從而得到俄羅斯官方的認可。1834年,醫院騎士團在羅馬城建立新司令部,總算穩定下來。

現在的馬耳他騎士團(現在的全稱是“耶路撒冷、羅得島及馬耳他聖若望獨立軍事醫院騎士團”,名字長了點,但很能說明其發展歷程)是聯合國觀察員,中國的官方翻譯是“馬耳他軍事主權教團”。雖然以宗教慈善醫療組織的形式在運轉,但它是個“準國家”,有自己的國旗(繪有白色十字的紅旗,又稱聖約翰旗)和國歌(“Hail; thou White Cross”,貌似可以翻譯為“歡呼吧,你,白十字”),首都是今天羅馬的馬耳他宮(位於今羅馬貢多蒂大道68號,是大教長官邸以及行政中心,一般視其為馬耳他騎士團首都),其老大已經不再叫大團長,而改叫大教長(The Prince and Grand Master)。呵呵,看著穿西裝打領帶的騎士,是不是很新鮮?

哦,順便說一下,最具醫院騎士團特色的就是飄揚的繪有白色八角十字的黑軍旗,醫院騎士的標準打扮則是在鎧甲外罩一條帶這種特色十字的黑披風,而紅披風則是13世紀在教皇許可下開始使用的,軍旗也相應改為紅色。

【軍事修士會】

上面囉囉嗦嗦介紹一番醫院騎士團,它啊,其實是一個軍事修士會(Military order)。軍事修士會是個什麼玩意兒?估計很多人會發此一問。它可是西歐天主教特產,也是宗教敵對的產物。顧名思義,軍事修士會是個具有強烈軍事色彩的宗教組織,這是軍事修士會的主要特徵。

有些人認為軍事修士會是在十字軍東征期間才出現的,其實不然,早在東征之前這種集軍事和宗教於一體的玩意兒就已經有啦。咱們中國人通常所說的三大騎士團都是軍事修士會,主要任務是對付異教徒。

中文書裡經常把軍事修士會和騎士團混為一談。在歐洲語言裡,“騎士團”(Chivalric order)一詞其實另有所指,內涵也十分廣泛,包括直屬王室或貴族的騎士部隊、僅作為榮譽標誌的騎士組織,以及教會的騎士部隊等,這些都是模仿東征期間軍事修士會的模式組建的。騎士團也經常出現在浪漫文學和小說裡,比如傳說中亞瑟王的圓桌騎士團,它就屬於王室直屬騎士部隊那種型別,而《達芬奇密碼》裡出現的那個貌似屬於軍事修士會。

簡而言之,你可以這樣理解:按照歐洲的說法,軍事修士會和騎士團不是一碼事,可以把後者看成是前者

《中世紀千年史話下載》 第4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