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9部分 (第1/4頁)

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忘記了希望,最後連曾經有過的失望也忘掉了,麻木地度過餘生,這豈不是許多人的生活軌跡?這對於我是一個警告。我不能忍受寂寞,但更不能忍受庸俗。我對自己說,可怕的不是呆在小地方,而是以小地方的標準要求自己。那麼,好吧,我就算被埋沒了,也決不讓自己被報廢。

十二、君子敬其在己者

在當時的環境中,我所面臨的危險是雙重的,既可能被環境改造成一個像動物那樣活著的庸人,也可能主動地適應環境去追求表面的成功。其實二者都是被環境同化,後者所造就的不過是另一種形態的庸人罷了。一個在地區宣傳部工作的大學生好心地勸我,多給沒有水平的報紙寫些沒有水平的稿子,見報多了,就會逐漸引起注意,得到重用。事實上,他自己就是這樣走出來的。開始時,我聽從他的勸告,真的給廣西日報寄了幾篇稿子,但都石沉大海。幸虧結果如此,使我及時停止了這種愚蠢的努力。我看清楚了,要走捷徑就必須迎合某種我不喜歡的東西,我何苦這樣委屈自己,還不如走我自己的寂寞之路來得舒心。有人知道我在埋頭用功,問我:“你學得再好,懂得再多,又怎麼樣呢?”我心想,處境優劣,地位升降,由不得我自己,有沒有真才實學,卻在於我自己了。我只追求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不去考慮不由我支配的事情,也就落得了一個心安理得。荀子的話為我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因此君子“日進”,小人“日退”。

從1974年起,我的若干老同學陸續上調到了自治區一級機關。剛聽到這類訊息,我頗受刺激,為自己的遭遇感到不平。後來,我在出差時拜訪了他們,看到了他們的狀態,心裡反而坦然了。他們中有的人一副志滿意得的樣子,教導我說:理論問題的結論從來是由權威來做的,搞理論研究毫無必要,文學、藝術、理論等等全是雕蟲小技。然後,語重心長地規勸我搞好人事關係,如此才會有前途。我發現,他們一如既往地對精神事物沒有興趣,唯一的變化是更加世故了。接著,又傳來訊息,一個曾經宣佈屈原和李白都是反動文人的同學調入大學教書了。我心裡越來越平靜了,相信自己有權利看輕所謂機會和運氣,蔑視一切虛假的成功,以真實的成績傲笑空洞的名位。

我仍然看不到自己在現實中有什麼前途,但是,這種處境反倒使我形成了一種內在的自信和定力。我相信,我是走在正確的路上。因為我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所以,現在處境惡劣不能使我止步,一旦處境好轉同樣也不會使我止步。相反,那些沒有自己的精神追求的人,世故和運氣也許可以帶給他們一個好位子,但永遠不可能使他們真正有所作為。回頭去看我當時的日記,我發現,我的為人處世的態度已經十分堅定而明確,甚至在表達上也與今天相當接近。也許,牢固地確立一種做人原則,看重內在的精神性成就遠超過外在的社會性成功,便是資源八年半歷練的主要收穫吧。讓我從日記中摘錄一些句子——

“看到無能的人走運,我不羨慕,因為他終究是無能的。看到有能力的人走運,我不嫉妒,因為這是他應得的。”

“庸人很容易滿足,有所不滿也是因為瑣碎的事情。精神性的人無論在怎樣的處境中不會完全滿足,也不會完全不滿。”

“我的吃虧在太老實,如果像那種沽名釣譽之輩行事,決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但是,本性難改,寧肯老實而默默無聞,不願滑頭而飛黃騰達。所以,恐怕只能如此以終了。”

“生活苦嗎?環境乏味嗎?但我不羨慕任何人。我為我是我自己而感到幸福。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而精神是不能傳染的。我永遠不會羨慕那些缺少精神的人,不管他們在別的方面多麼富有。”

“儘管久居僻地,我還是勉力發奮,不讓自己頹敗下去。在這種環境中,不知有多少人沉淪了。想到這一點,還是可以聊以自慰的。每當我勤奮做事的時候,想起那些什麼事不做、什麼學問沒有、專憑職權欺壓百姓的人,就禁不住輕蔑地一笑。儘管他們氣勢洶洶,我還是有權利蔑視他們的。”

“即使一輩子受冷落,我也寧願做一個默默無聞但有真才實學的人,而決不做一個不學無術的沽名釣譽之徒。說這是清高也好,說這是志氣也好,反正我是決定這樣一意孤行了。”

當然,若問我究竟做出了什麼成績,其實也很可憐。在那樣的環境中,我所能做的不過是儘量找書讀和寫點東西罷了。七十年代初期,書店裡根本沒有值得一讀的書出售。我在縣中學圖書室裡發現了一

《我的心靈自傳正版》 第2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