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頁)
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實世界(原子世界)的束縛,獲得一種沒有“重”的拖累,自由自在地飛昇到一個理解世界的願望,自古以來都有一種對某個未知、未及的世界的想象和想象性地佔有。這種慾望和想象在個人身上表現為夢(睡夢和白日夢),在集體(民族)身上表現為神話、宗教。如今“虛擬現實”使人能以技術的方式實現這種慾望和想象了。巴拉德(J.G.Ballard)說:“它將代表人類進化當中最為重大的事件。人類第一次能夠否定現實,取代這個先入為主的現實的特定形態。”巴爾盧(John
Perry Barlow)說:“或許虛擬現實正好可能是人在食色之外的第三種衝動,即擁有幻像(vision)的慾望的另一種表達。或許我們想變得高出現有的形態。”金德斯萊(Marjan
Kindersley)說:“虛擬現實的整個情形就是你正在與其他人一起營造一個現實。你一直都在做一個與他人分享、合作的夢……說到底,它把你的想象呈現出來,而且你的想象將與其他人的想象匯合在一起。然後你使得這個世界完全成為一種交往的形式。”
人類不僅把自己對於另外的世界的景象嚮往和想象訴諸語言形式(神話、詩歌等),而且以既有的技術手段將它們訴諸視覺形象和聲音形式。因此有的學者把原始人的巖畫,中國古代的兵馬俑,各個時代的視覺藝術(雕塑、繪畫),以及近現代出現的透視畫、全景畫、立體圖鏡、電影、電視、全景電影等都看作是人類為了“透過自己的各種感官所感受到的多維化的資訊,希望生活在一個絢麗多彩、繪聲繪色、身臨其境、令人浮想聯翩的資訊環境中”而作出的種種努力,它們構成了虛擬現實(“靈境”)的史前史。所有這些努力,都是為了使自己在茫然自失地沉浸在一個想象的、虛構出來的場景中。但雕塑、繪畫、電影(包括全景電影和環幕電影)都只是部分地作用於人的感官,人要沉浸其中(像海涅那樣在維納斯雕像前失聲痛哭),必須以情感上的極大投入為前提。人類可以藉助於技術的發展,儘可能在一個虛構出來的情景中無需努力、無需做作地得到全面、真切的體驗。這種慾望反過來也推動了媒體技術的發展。
在媒體中獲得“多重感覺的體驗”(multisensory experience),即“體驗完全的沉浸感”(experience total immersion),是人類由來已久的追求。換句話說,媒體發展的歷史就是單一性的媒體向“多媒體”(廣義)演進的歷史。前面指出,“多媒體”並不能充分促發人的“多重感覺的體驗”,因為它只是提供視覺和聽覺刺激的媒體。多媒體的空間是二維空間而不是現實世界的三維空間,多媒體的所謂“立體聲”效果也不同於現實世界的聲音的立體特徵。“虛擬現實”與“多媒體”的首要不同在於,它的視覺空間、視覺形象是三維的(雖然就目前情況而言,實時的虛擬現實還顯得有些簡陋,看上去有點“卡通色彩”),音響效果也是“地道的三維音響”(true
3-D audio)。VR技術大師雷涅爾(正是他發明了 virtual reality這一說法)對二維與三維的視覺形象作為生動、準確的區分:在一個二維的螢幕上看三維的影象就如同從一個玻璃船底看下面的海水。這時我們感到我們自己還是在船上。我們處於三維環境的邊緣,從它的邊緣看這個世界的深處。而在一個立體的“螢幕”裡看一個視覺世界就像是在潛水。
透過一個電腦化的手套來操縱一個三維顯示器,使我們得以透過表面接觸到在我們的臂長允許的範圍內的物體,同時能夠從環境的外部觀看到我們的活動;我們的手浸在水裡。進入到虛擬現實的多重感覺的(multi-sensory)世界中,就如同戴著水肺裝置潛入到深海。我們自己由於沉浸在水下環境中,在礁石間穿行,聽著鯨魚的低鳴,撿起貝殼來仔細端詳,與別的潛水員交談,所以我們完全參與到海底探險的經驗當中。我們就在那兒。”("Scratching
Your Eyes Back In:John Perry BarlowInterviews Jaron Lanier",Mondo2000,issue2,
1990)萊茵霍爾德(HowardRheingold
)也有類似的說法:“虛擬現實是一種革命性的技術,它使你沉浸在你自己製造的電腦世界--一個房間,一個城市,一個完整的太陽系,人體的內部構造之中。藉助於電腦手套
《孤獨數學》 第2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