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0章 風起遼東 (第1/2頁)

柯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九月十三,諸事不宜。

隨著新帝繼位,肆虐京畿之地數月之久的燥熱天氣便是一掃而空,清晨的徐徐微風中更是夾雜著一抹寒意。

十餘天的時間過去,籠罩在紫禁城上方的\"陰霾\"已是漸漸散去,生活在京師的百姓們已然逐漸接受了,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大明便是接連換了三位天子的事實。

故此,京師百姓在茶餘飯後所談論的話題也不再是先帝的\"夜御八女\",而是不由自主討論起了與傳聞中\"生性怯懦\"截然不同的新天子。

紫禁城從來沒有不透風的牆。

隨著時間的流逝,昔日發生在紫禁城內的諸多變故,終是漸漸傳了出去,雖說其中不免誇大其詞,但無形間卻也幫助朱由校樹立了英明果決的形象。

不少百姓都認為,大明好似終於迎來了一位好皇帝。

...

...

乾清宮暖閣內,身著常服的朱由校端坐於案牘之後,望著眼前如小山般的奏本,不由得皺眉苦笑。

十餘天的時間過去,在茫然和興奮的感覺漸漸褪去之後,他終於體會到了皇帝的\"辛苦\"。

每逢天不亮,司禮監便會先行自文淵閣處取來等待批示的奏本,而他便需要在兩日之內做出批示,否則便會被外朝的御史言官們扣上一個\"怠政\"的帽子..

\"有無遼鎮奏本..\"

輕嘆一聲,終是打算接受現實的年輕天子輕輕敲擊著身前桌案,扭頭朝著身旁躬身肅立的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問道。

自從改名為\"魏忠賢\"的李進忠被朱由校擢升為御馬監掌印太監之後,王安便負責在朱由校身旁伺候。

\"陛下,遼東巡撫周永春奏請回鄉葬母守孝..\"

見天子問起,身著紅袍的王安便是完美履行了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責任,有條不紊的取出了一封奏本,並雙手呈遞至朱由校面前。

這幾日的相處下來,他已是逐漸適應了眼前天子的脾氣秉性,知曉朱由校對遼鎮戰事多有關注。

\"哦?\"聽聞果然有遼鎮的奏本,且事關遼東巡撫周永春,朱由校頓時來了精神。

相比較動輒數千字,但內容卻是枯燥乏味的奏本,朱由校寧願多處理些事關邊陲的奏本,也能借此提高對大明當下局勢的認知,尤其是重兵雲集的遼鎮。

迫不及待接過王安遞過來的奏本之後,朱由校便是趕忙將其翻開,並一目十行的閱讀起來,臉上的表情也是愈發深邃。

啪。

半晌,朱由校將手中奏本輕輕擱置於一旁,深邃的目光不由自主望向窗外,彷彿能夠一眼千里,直達遼東。

\"大伴,周巡撫在遼東任職多年?\"

相比較大名鼎鼎的遼東經略熊廷弼,朱由校對於\"周永春\"並不熟悉,僅僅是模糊記得曾在\"後世\"史書上見過其名諱。

\"啟稟陛下,周巡撫是萬曆二十九年的進士,初授山西洪洞知縣,因政績斐然先後升任禮部給事中,太常寺少卿,督查院左都御史,任內多次巡按遼東,並最終於萬曆四十六年被擢升為遼東巡撫..\"簡單思索片刻過後,司禮監掌印便是小心翼翼的說道。

\"經驗豐富吶..\"聞聲,朱由校便是輕輕點頭,但神情卻沒有太多變化,畢竟僅從履歷來看,實在難有更多瞭解。

但很快,朱由校便是意識到了什麼,近乎於有些急切的追問道:\"薩爾滸之戰過後,周巡撫仍在遼東任職?\"此時的朱由校,再也不復剛剛的淡然,眼眸中滿是愕然。

在去年春天結束的薩爾滸之戰中,除卻由李如柏率領的右路中軍因行動遲緩的原因僥倖得以倖存,餘下三路大軍皆是全軍覆沒。

訊息傳回京師,滿朝皆驚,就連幽居深宮二十餘年不問政事的萬曆皇帝也拖著病體,親自做出批示。

戰後,作為此戰主帥的遼東經略楊鎬當即被朝廷拘押回京,改由熊廷弼擔任遼東經略一職。

按理來說,朝廷經歷如此慘敗,作為遼東戰場彼時僅次於經略楊鎬的二號人物,周永春縱使沒有被論罪下獄,也免不了被罷官回鄉的下場,為何仍然能夠在遼東任職?

\"陛下,奴婢愚鈍,不敢多加置喙..\"事關重大,王安雖是司禮監掌印,卻也不敢胡言亂語,遑論彼時他不過是太子朱常洛身旁的隨侍宦官,自是不清楚這其中的\"彎彎繞繞\"。

但不待朱由校面露失望之色,王安便從案牘另

《大明是誰當皇帝》 第20章 風起遼東(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