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三十九 章跨時代的嘗試(求諒解) (第1/2頁)

清明鋤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首先,鋤禾向廣大關注鋤禾作品的書友致歉:鋤禾有自己的工作,有些事情推辭不了,鋤禾昨晚喝的有點高,同事結婚的答謝宴,不能不去,不能不喝,所有更新有所推遲,希望書友們見諒。現奉上昨天的更新。

喜歡鋤禾作品的朋友,請收藏並投一票推薦,覺得寫的還湊合的請推薦,推薦實在太少了,鋤禾感激不盡!

鋤禾的拙作點選已過十萬,回覆系統的恭喜帖會有額外的獎勵,帖子鋤禾已經置頂,歡迎廣大書友頂貼!

稍後還有一章奉上。

————————(以下正文)

晉宇抽空將辣椒、土豆和紅薯種下後,將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開發白草灘上,現在白草灘成了晉宇最近生活的主要矛盾。晉宇首先是又招了三百人手,此事陳瑞還專門跑了一趟縣衙備案,否則讓官府以為“聚眾”這又是一個可大可小的罪名(古代也有麻煩的時候)。

針對這群新招的勞力,晉宇承諾表現好可以安家落戶白草灘,支援起一套房子,做晉家的佃戶,不用再靠下死力吃飯。這下可不得了了,這是什麼地?皇莊!說出去就倍有面子。(雖說唐初李二頒佈法令,每戶都分田地,但分的不是什麼良田,而是墾荒性質的,所以說良田的誘惑是很大的。)人多力量大,再加上晉宇放出的誘惑,不怕他們不拼命幹,幸好晉宇伙食上伺候到位,才沒出現“過勞傷”“過勞死”。

新招的這三百人並沒有分進原來的工作組,而是另有安排,晉宇安排了二百勞力手工製作土胚和磚胚,剩下的人在找好的地方蓋起了奇怪的“房子”——磚窯、石灰窯和水泥窯。進展很神速,只用了三天時間,三座不同作用的窯爐就大功告成,晉宇留了幾個人手在裡面燒柴加速乾燥,又讓剩下的九十多人協助石工組的勞力分解石頭,這樣燒起來接觸面積大,更易接觸到火焰,能有效地提高石灰的成品率。

不得不說一句,古人就是有操守,雖然拿晉宇的錢財,但也有很多見識過石灰窯的人給晉宇提不同意見,說這種窯爐建起來不知道效果如何,怕損失了晉宇的錢財,還是建小些好,在晉宇再三確定這就是要建的窯爐後,他們才下手開工。(鋤禾又查了些資料,在唐初的時候石灰都是小作坊燒製,主要做藥材用,要燒七天,古代人對七很迷信,動不動就七七四十九天。)

三個爐都是用土胚建的,就是想用石頭也沒辦法粘合不是?反正晉宇想著用完就拆了,他可不想破壞耕地,再說即使不拆,估計這個工程下來,這土窯也就廢了,土胚的可沒那麼耐用,這一點晉宇心裡很清楚。

在晉宇的統籌安排之下,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乾柴和石頭到位的都很快,石頭是晉宇挑了好幾家才選中的石灰石,雜質少,更容易燒出石灰。

磚和石灰同時進爐,採用新式製法,石灰燒出的很快,半天的時間已然出爐,磚卻不行,還要多燒幾天。

看著雪白的石灰,晉宇讓人用碾子碾碎,大概三比一的比例摻雜上曬乾碾碎的優質粘土進去,接著進了水泥窯。

下午的時候第一鍋水泥隆重出爐,晉宇試了一下,雖然比不上後世機械生產的,但效果讓晉宇很滿意,建個平房是綽綽有餘了。

晉宇安排爐工三班倒,加速生產石灰和水泥。看著一切就緒,晉宇多套了幾個口袋,裝了點水泥就找閻立德了。

“這就是歸唐所說的水泥?”閻立德看到那灰色的粉末有些好奇。

“正是。”

“加水就可以使用?”閻立德用手捻了一下眼前的灰色粉末。

“加水加沙用,不如閻大人試試效果?”這可以說是晉宇來唐以後的大工程,內心有種讓人欣賞的衝動。

“善,歸唐隨老夫去後花園。”閻立德領著晉宇來到了自己的後院。

“閻大人敬業精神讓人敬佩!”晉宇走入後院以後眼神就抽抽了,這哪是後花園?簡直就是建築博覽會,各種小型建築、模型滿滿的擺了一個院子,基本都是木質的。

“令歸唐見笑了,老夫就好這個。”怪不得人家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閻立德沒有這個愛好,估計也不會稱為大唐首席建築設計師。

“老夫這裡有沙子,這個還沒蓋完,咱試試跟糯米汁哪個效果好。”閻立德帶著晉宇走到一個磚石結構模型前說。

“好,那閻老您稍等,小子我拌水泥。”晉宇挽挽袖子,就拌起灰來。

“閻老您試試?”晉宇拌完,擦擦汗道。

“好,看看歸唐自制的水泥是否如歸唐所說那麼

《大唐逍遙子書籍》 第三十九 章跨時代的嘗試(求諒解)(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