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部分 (第1/4頁)

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使一部分勞力強的農奴家庭除耕種百畝份地和“公田”外,還有餘力來開墾荒地,獲得份地以外的收入。這樣,不少農奴就把助耕公田當作負擔,“民不肯盡力於公田”,“公田不治”,井田制這一生產關係已經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日漸沒落。

公元前7世紀,管仲相齊,實行“相地衰徵”,就是根據土地的多少和田質好壞徵收賦稅,代替了勞役制和貢賦。這實際上承認了井田和新開墾的耕地歸各傢俬有。到公元前350年,商鞅在秦國進行重大田制改革,廢井田,開阡陌,給各家各戶按新的更大的面積規劃耕地,授田之後,不再重新分配,長期歸其耕作,當時人們稱此為“制轅田”。商鞅變法後,秦國廢除了井田制,允許平民自由買賣土地。土地可以自由買賣,就進一步承認了土地私有。 。。

第二章 新區農村調查(2)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頒發了“使黔首自實田”的法令,進行全國性的土地登記。這是由於秦對於東方六國的土地情況很難掌握。這次登記的目的是承認現實土地的佔有狀況,以穩定賦稅收入。這樣,秦朝也就以國家統一法令的形式,確認了土地的私有權,促進了封建地主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和助耕公田的井田制相比,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激勵作用十分明顯。《呂氏春秋·審分》中說:“公作則遲,私作則速。”與此同時,由於土地可以自由買賣,勞動者也可以流動,自然經濟與商品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容,所以能夠容納較高的生產力。正是因為如此,中國封建社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創造了燦爛的、無與倫比的農耕文明。

但是,中國封建社會這種以地主經濟為主導的封建經濟,存在著嚴重缺陷,學者鄭有貴認為,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地主雖然擁有較多的土地,但這並不是為了追求規模效益而形成的規模經濟,而是土地所有權的高度集中和使用權的高度分散。在農業為主要產業、基本以手工勞作的生產力水平、土地資源稀缺程度遠遠高於人力資源稀缺的經濟發展狀態條件下,生產要素的相對價格是土地使用費較高,勞力價格較低。這樣,大地主選擇出租土地比自己耕作或僱工經營更合算,而無地或少地的農民,儘管地租較高,也只能被迫接受租地從事農業生產活動。地主與農民在土地上的關係是契約租佃關係,地主透過出租土地而獲得地租收入,租佃農戶是生產經營者,其經營規模狹小,是分散的小農經濟。換言之,中國這種土地由地主佔有、由佃農經營的經濟,實質上是小農經濟。

二是中國以地主經濟為主導的經濟,是小農經濟長期化的根本原因。因為,政府從地主階級利益出發,採取重農抑商政策,抑制商業積累向工業資本轉化,生產要素流動範圍小,這導致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經營方式長久固化起來,生產力長期停滯,新的生產方式難以形成。

三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村的基層政權被地主階級所掌握,官僚、地主、商人、高利貸者四位一體,形成壟斷勢力,對農民進行經濟的和非經濟的剝奪,農民不僅要承受高額地租,而且還要承受高利貸、賤買貴賣盤剝、苛捐雜稅及本應由地主承擔而轉嫁給農民的負擔等,使農民幾乎沒有剩餘,勉強維持簡單再生產,有時簡單再生產也難以為繼,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甚緩。

由於上述原因的存在,中國長達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社會變革,一直走不出改朝換代的怪圈。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長久延續,使中國的生產力逐漸落後於西方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到了近代,中國的封建制度更加制約生產力的發展,以至國力越來越弱,最後淪為半殖民地。

在北洋軍閥和國民黨統治的30多年中,農民由於遭到經濟和非經濟的多重剝奪,生活更加貧困,農村中土地集中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

正如劉少奇在《關於土地改革的報告》中所分析的:“就舊中國一般的土地情況來說,大體是這樣:即佔鄉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農,佔有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們藉此殘酷地剝削農民。而佔鄉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貧農、僱農、中農及其他人民,卻總共只佔有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他們終年勞動,不得溫飽。這種情形,經過了最近十餘年來的抗戰和人民解放戰爭之後,是有了一些變動,除開已經實行了土地改革的地區不說外,有一些地區的土地是更加集中在地主的手中,例如四川及其他地區,地主佔有土地約佔百分之七十至八十。而在另外一些地區,例如長江中游和

《開國大典完整版電影》 第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