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接收災民 (第1/2頁)
算不準不要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了秋天,宋朝境內的秋糧開始收割,戶部也開啟了秋季徵稅。過去三季度,除了小規模的蝗災之外,沒出現大災情。全國洋溢在豐收的喜悅當中。對面金國完全是另一番景象。黃河南北的旱災蝗災幾乎造成了河南河北兩省顆粒無收。關東蝗大起,飛西至敦煌。雖沒殃及到大宋的河西,但金國境內陝西與山東沒能倖免,收成減半。大宋的江蘇和湖北部分地區亦出現蝗災,宋朝應對及時,依靠鴨子大軍,未造成太大影響。而金國災情比預想的更嚴重得多。災區百姓家裡存糧吃光了,眼見秋季沒有收成,朝廷沒有安排救災,為了活命,只能逃荒。以往河南遭災首選目的地必定是陝西。怎奈如今陝西自身難保,哪管得了他們?往北走,去金國京城是條路。但要走過同樣赤地千里的河北,路上的吃喝無從著落,八成走不到中都城。再說了,河北災民要逃荒肯定往京城走,山東和陝西災民說不定也會去。災民眾多,京城未必救得過來。他們到了京城怕仍逃不脫死亡的結局。走肯定要走,不走就得餓死。往哪走?絕大多數災民只能選擇往沒有遭災的南宋走。陸陸續續有河南災民透過貿易城市南陽,抵達了宋金邊境。也有山東災民透過滕州,出現在邊境附近。宋朝守軍肯定不能放行,全攔在了國境之外。但大宋西北不那麼簡單。因為雙方貿易,不許駐軍,沒法阻攔。陝西災民隨著商隊直接進入宋朝國境,擠在了安康和慶陽。因為災民聚集,阻塞了商路,兩國的邊境貿易陷入了停滯。 貿易是大事。宋朝能等,金國不能等。完顏璟深知災情危害,必須有所作為。依賴雙邊貿易,金國國庫得到了一百多萬兩銀子,可這顯然不夠。災情伊始,金國國內糧價就大幅上漲。到了此時,糧價較災前漲了五倍,且沒有下降的趨勢。金國三年對外戰爭,常平倉裡半數以上糧食做了軍糧,未來得及補充,又遭了災。大規模災情,常平倉難以應對。購買糧食,國庫無法應對。不是朝廷不救,實在心有餘力不足。權衡之下,將救援河南放在了末位。反正河南地處邊境,汴梁是宋朝舊都。宋朝別處不奪,河南一定要奪。假如襄陽駐軍和徐州駐軍二十多萬精兵進攻河南,大金未必攔得住,更沒必要拼了命去攔。反正河南不一定留在大金手裡,索性不救了。縱然不管河南,其他三省的災情也讓金廷無法兼顧。中都城就在河北,河北的災情當然要優先救助,那麼山東和陝西就得往後稍稍了。金國秋季收上來的銀子不可能全部用來救災。東北方的戰後重建,全國軍費,各主要行業的開銷,還有金國貴族過奢侈生活所需的銀子,都不能拖欠。算下來,非但沒富餘,窟窿更大了。完顏璟看得到這步,所以格外重視與宋朝的貿易。現在倒好,貿易被災民堵住了。他氣急敗壞,李師兒給他揉著太陽穴,他枕著李師兒的大腿下旨,疏通南陽和滕州的貿易通路,不管用什麼辦法。如果期限內貿易不能恢復,軍法從事。不管用什麼辦法,給了下面人很大的發揮空間。山東災民不算太多,完顏宗浩沒用激烈手段,即重開滕州貿易。但河南災民太多,災民不肯走,期間難免見了許多血。南陽勉強重開,沒兩天,又被堵死了。西北兩個城市在宋朝境內,宋朝沒有動作,只能繼續癱瘓。兩國四座貿易城市,只有山東滕州一座還在正常執行。以至貿易巨量縮減,稅收不到之前的五分之一。 貿易受阻,完顏璟急的不行,趙盞同樣面臨巨大的壓力。李堯和叢陽都上書詢問朝廷旨意。西北入境的災民有五六十萬之多。李堯不能眼瞅著他們餓死在宋朝境內,沒有旨意,不能驅趕,驅趕必定是一片血光。只得撥付軍糧,保全災民性命。短期內可以,不是長久之計。最主要的是,災民有了糧米吃更加不願意走了。大宋有吃的,去了就能活。訊息四散,越來越多的災民正在趕來。一些被攔在邊境的河南災民轉路往西,要進入安康。李堯說不上自己做的是對是錯,只能讓趙盞最後決斷了。叢陽駐守的國境沒有災民進入,但隔著邊境看著,災民餓死,被驅趕打死,哭喊聲日夜不停。他作為大軍統帥,軍令在手,能忍得住。下面的兵士如何天天面對此等慘狀?戰場上你死我活的拼殺,可以讓士兵愈加堅韌不屈。可看著無辜百姓接連死去,必定會觸碰人心最柔軟的地方。大宋要收復故土,北方百姓不是金人,他們都是大宋的百姓,皆是同胞。讓大宋士兵眼睜睜的看著大宋百姓死在面前,束手無策。那個問題隨時都可能出現:我為何而戰?當士兵開始迷茫,對為之戰鬥的信念產生質疑,不知為何而戰時,這支軍隊的戰鬥力會斷崖式下降。精銳戰士也會變成烏合之眾。不管如何做,朝廷都要早做打算。 議政廳開了一下午的會。議案只有一個:接收不接收災民?如果決定不接收。則要下旨命令李堯驅趕
《回到南宋做皇帝趙洞庭》 第152章 接收災民(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