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9章 城門外 (第1/3頁)

劉不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荀攸說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得一州之地,包括皇帝在內,所有的人都看向了荀攸,想一聽他的高論。

荀攸(字公達)笑而不語,劉協說道:

“公達,別賣關子了,趕緊說!”

荀攸點了點頭,說道:

“據密奏所言,劉備只是平原縣一小縣令,現在陛下施以天恩,封劉備為徐州牧,劉備初到徐州之時,立足未之際,內有徐州當地世族官員掣肘,外有曹操的強兵壓境,急需仰賴朝廷之威,且其方受隆恩,必不敢違抗君命。”

荀攸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眾人。

劉協點了點頭,表示贊同,示意荀攸繼續說下去。

荀攸拜了一下,說道:

“陛下,此時,可趁劉備在徐州根基未穩之際,從朝中選數名忠誠可信之將,前往徐州,名為助劉備守城,實為分徐州之權。再徵調徐州當地官員至長安朝中為官,如陳登、糜竺等,使徐州與朝廷連為一體。如此,劉備將不能獨掌徐州,朝廷可牢牢控制徐州。這,就是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徐州。”

劉協聽完後,問道:

“按你說的,是可以掌控徐州,只是,如果劉備在徐州受到太多牽制,就不能全力守衛徐州,徐州將會變得一盤散沙。那樣,曹操攻打徐州,豈不是輕而易舉?”

荀攸說道:

“徐州城本就兵少,單靠徐州的兵力,是無法抵擋曹操的。此時,朝廷派大軍出函谷關,進駐河內,逼近兗州,威懾曹操。這樣,曹操必定不敢擅自進攻徐州。再以朝廷廷尉之名,判張闓殺嵩之罪,治陶謙用人不當之失。之後,再給曹嵩追封一個爵位,又給曹操封個虛職,以安撫曹操之心。如此,於勢於理,曹操都不能再攻徐州了。”

這時候,皇甫嵩問荀攸:

“派大軍出函谷關,說得輕巧。現在匈奴未平,為了徐州派大軍東出,關中就會兵力空虛。這時,如果匈奴大舉南下,關中就危險了。得徐州失關中,這不是捨本逐末嗎?”

皇甫嵩說完後,對皇帝道:

“陛下,老臣以為,荀攸此計不妥!”

荀攸說道:

“匈奴不必擔憂。最近,朝廷已經在關中戰勝匈奴,可乘勝利之勢,與匈奴罷兵言和,先承認現在匈奴的地位,等天下大定之後,再出兵平定匈奴。”

荀攸這麼說,劉協算是聽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是與匈奴言和,不管外面的胡人,先集中力量控制解決中原徐州的問題。

劉協搖了搖頭,說道:

“匈奴是外患,諸侯是內患。現在朝廷有實力解決外患,就當先解決外患。徐州遠在東海之濱,匈奴近在關中之側。匈奴人反覆無常,與匈奴人言和,後患無窮。朕意,明年春天,出兵平定匈奴。”

“至於徐州,朕以為,就不用去限制劉備了,放手讓劉備整合徐州一州之力,去對抗曹操。朝廷全力支援劉備,也許劉備能夠支撐到朝廷平定匈奴,那個時候,再派兵出函谷關,解徐州之圍。”

“平定匈奴的事情,重於徐州的事情!只要能平定匈奴,現在一時能不能掌控徐州,朕都不在意。”

皇甫嵩和賈詡在匈奴的事情上花費了很多心思,不想在這個時候半途而廢,當聽到皇帝決定以匈奴問題為先時,皇甫嵩和賈詡當然是支援的。

皇甫嵩、賈詡齊聲說道:

“陛下聖明!”

之後,荀攸、王允也附和道:

“陛下聖明!”

劉協看向王允,發現最近王允氣色不太好。

劉協問王允:

“王司徒,你有什麼要說的嗎?”

王允回答道:

“陛下,陛下前些日子說的,要重建太學,不知陛下打算何時動工?太學乃是禮義教化之事,這也是大事啊!”

劉協說道:

“重建太學,要大動土木,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早些天,朕想到一個好主意!”

劉協說完,笑了笑。

王允覺得劉協的笑莫名其妙,不由得問道:

“敢問陛下,是什麼主意?”

劉協說道:

“朕在未央宮中閒逛,發現未央宮大多數殿室都是空著的,朕的意思,不如就將未央宮空置的殿室,用牆隔開一片來,當作太學使用!”

王允聽劉協這麼說,面色焦急,跪下說道:

“陛下,不可啊!不能這樣做啊!這樣實在是太有違禮制了,未央宮乃是總攬朝政之地、

《主角是劉協開局殺了董卓》 第119章 城門外(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