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十八章 孫策周瑜 (第1/3頁)

軒轅天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與冀州的情況相似,幽州和涼州也被劉飛的軍隊接管,前往涼州的是李靖,去幽州的則是岳飛。

之所以會這麼輕鬆,除了幷州軍本身的威懾力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劉飛手中的天子詔書,換一句話講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劉飛任命李靖為鎮西將軍,主管涼州軍事,長孫無忌為涼州刺史,主管涼州政事,推行改革。

任命趙風仍為幷州刺史,趙雲為鎮北將軍,組建並統領幷州軍團。

任命秦瓊為鎮東將軍,主管冀州軍事,組建冀州軍團,魏徵為冀州刺史,主掌冀州政務。

任命尉遲恭為鎮南將軍,成立上黨軍區,組建上黨軍團,負責幷州南部防務。

任命公孫瓚為幽州牧,組建幽州兵團,但幽州政務由劉飛派去的房玄齡掌管。

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劉飛開始逐步對三州推行改革,實行變法,並且徵召士兵進入演武訓練場訓練。

劉飛此次計劃擴軍至五十萬,分別為幷州軍團十萬,上黨軍團十萬,冀州軍團十萬、幽州軍團十萬,涼州軍團十萬,每個軍團的兵種必須多樣化,從而保證各種戰場的作戰能力。

劉飛將命令下達之後,再次當起了甩手掌櫃,不準確的說應該是當起了老師。

人才,永遠是一個民族的未來,因此早在北疆建立之初,劉飛就開辦了當代最先進的書院,之所以說最先進,是因為劉飛開辦的書院與現代的綜合大學有些類似,開辦的科目非常多,兵家、法家、儒家、墨家等等,可謂百花齊放。

書院的圖書館記憶體放的書籍都是印刷廠刊印的線裝書冊,平時書院的學生能自由出入圖書館內翻頁書籍。

當然書院的核心處是不能隨便進入的,那裡有八名狻猊鐵騎日夜守衛,因為那裡存放著一些跨越時空的圖冊,如果被傳出去,造成的影響絕對無妨估量。

劉飛平時有閒暇的時候,也會親自前往書院巡視,偶爾也會客串老師。

而最近,劉飛的書院來了兩名特殊的學員,他們就是孫策和周瑜。

孫策(175-200),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孫堅長子,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吳國的奠基者之一。因為有“項籍(項羽)之勇”而綽號“小霸王”。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後脫離袁術,統一江東。在一次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其弟孫權接掌孫策勢力,並於稱帝后,追諡孫策為長沙桓王。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人稱“美周郎”,廬江郡舒縣(今安徽省舒城縣)人,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孫吳名將,他指揮的赤壁之戰,是中國史上著名以少勝多的戰役,直接決定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鼎立。戰後兩年,他即病逝,年僅三十六歲。周瑜年輕便成就大功,加上謙虛寬容,相貌堂堂,精熟音律,深得主上孫策、孫權禮遇器重,妻子小喬也稱國色,是不少人羨慕追思的英雄形象,最著名篇章如北宋大文豪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不過,在小說《三國演義》裡,作者基於文學藝術需要,矮化周瑜,神化孔明,周瑜則被描寫成為心胸狹隘,與諸葛亮明爭暗鬥的反派人物,因而令世人誤會。

若論東漢末年的眾多英傑之後,誰最會打仗,誰的統率最高,恐怕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如果要論三國之中雖是第一儒帥,那麼周瑜當之無愧!

周瑜出身名門,族人曾經兩代出任朝廷要職太尉之位,父親周異曾任洛陽縣令。190年,孫堅出兵加入討伐董卓聯軍,舉家遷至舒縣。周瑜與孫堅兒子孫策同年,生於175年,為生死之交,甚至提供自家南側大宅給孫策一家人,同時拜謁孫策母親,二人情如兄弟,共同生活起居。不久,周瑜叔父周尚就任丹楊太守,周瑜也一起跟隨。

孫策喪父後,經過多年在袁術手下打拼,終於起兵發展,正要東渡歷陽入吳時,書信報知周瑜,周瑜立刻起兵響應,孫策高興的說:“吾得卿,諧也。(我得到你,事可成了。)”隨後幫助孫策攻克橫江、當利、秣陵、曲阿,打敗笮融、薛禮,將劉繇趕走,發展極快。後來孫策親自進攻山越,對周瑜道:“吾以此眾取吳會平山越已足。卿還鎮丹楊。(我以這班士兵奪取吳郡會稽郡、平定山越已足夠,你先回去鎮守丹楊。)”周瑜遂回師丹楊。

不久,袁術派其弟袁胤代替周瑜從父周尚為丹楊太守,袁術本想招攬周瑜,但周瑜認為袁術一事無成,託辭請求回居巢出任縣長,袁術聽信了這一請求之

《群英爭霸決賽對陣表》 第二十八章 孫策周瑜(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