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部分 (第1/4頁)

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序(1)

上海,一座從江海漁村演變成的偉大城市。

上海,中國的驕傲。

由於地理位置的優越,氣候環境的適宜,再加上上海先民們的辛勤耕耘,從明清兩代起,上海便成為中國大陸最富庶的地區之一,被稱之為“江海通津,東南都會”。

上海,中國近代工商業的發祥之地,是開啟現代化中國之門的鑰匙。十九世紀四、五十年代,一批具有現代生產關係、現代經營方式、現代思想觀念、現代文化意識的工廠、商店、學校等在上海誕生,到了上一世紀初葉,形成高潮。就拿商店來說,十里洋場,商肆林立,櫛比鱗差,春光皆馥。許多各具文化傳統,各具人文氛圍,各具經營特點,各具營銷策略的商店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勃勃而有生機。這些商店,如能經歷大半個世紀的風瀟雨晦而不倒,儲存至今,就被讚譽為“老字號”,恆源祥便是其中的一家。

恆源祥是沈萊舟先生於1927年建立的,至今快80年了。沈萊舟先生和他的後輩們慘淡經營恆源祥凡60年,其間有過輝煌與榮譽,也有過衰敗與苦痛。這其中的艱難曲折,酸楚無奈,很難用語言來表達。沈萊舟先生宵衣旰食,順勢而為,經歷了幾次歷史的重大變革,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滄桑風雨,總算把恆源祥儲存了下來。

我是在1987年元旦接手恆源祥的,這家國營小店雖然地處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但只有兩開間的門面,不到40個職工,說來也巧,與沈萊舟先生建立恆源祥時的職工人數一模一樣,這正印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一個甲子的輪迴,容貌依然。恆源祥一年的營業額不過幾百萬。但是此刻,中國的大環境已經發生了地翻天覆的變化。

1978年11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順應歷史潮流,順應民心,摒棄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做法,把工作的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並將改革開放定為我國的國策。億萬中國人得到了百年一遇的發展良機,迎來了世代渴望的太平盛世。但是每一個人自己的路怎麼去走?大家都在思考著。就我個人而言,恆源祥這麼一個企業擱到自己手裡,怎麼將它盤活,怎麼使它發展,尤其是使它超常規發展?我始終都在思考著。

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有這樣一句名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夫子在這裡說的是一個人成長的規律。其實一個企業成長髮展的規律大體上也是這樣。我想,在太平盛世之年,恆源祥如果只需要依照常規去發展,那麼它只要循規蹈矩、順勢而為就可以了。但是恆源祥要想得到超常規的發展,要想創造出常人想都不敢想的奇蹟來,那就一定要有大智慧,一定要“從心所欲”地去做;在許多時刻,許多地方一定要有“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與膽魄;一定要付出超過常人幾倍、幾十倍的艱辛、痛苦與汗水。“不可為而為之”,其實並不是叫你違背事物發展的規律,它要你遵循的是為人之道、為商之道中最好的規律;是世界上企業發展最優秀、最先進的規律;是預知未來、創造未來的規律。恆源祥18年來以別人想都不敢想的速度發展著,它從一家小小的絨線店到今天被黨和國家領導人稱為“絨線大王”;它從一家普普通通的老字號商店到今天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集團;它從當初擁有一個僅花費200元註冊的普通商標,到今天被世界上最權威的“世界品牌實驗室”評定為價值超過20億元人民幣的品牌……恆源祥18年超乎尋常的發展印證了“不可為而為之”這一為人的精髓,這一為商的精髓、發展的精髓。

恆源祥的超常規發展,被眾多的專家學者驚歎為“恆源祥現象”,成為他們研究闡述的物件。上海作家吳基民先生是研究上海近現代史的專家。他所撰寫的《異國之戀》、《生死搏殺》、《中國託派一個世紀的苦難與奮鬥》、《謎一樣的一段情》等書,充滿了悲天憫人之心,令讀者手不釋卷、為之動容。這次他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深入採訪了數十人,撰寫成《羊行天下》一書。他用細膩生動的筆,講述了恆源祥創造者們悲惋的命運,同時對在中國不同社會、不同時代的大環境下,一個企業的生存、資本的運作積累、品牌的研究拓展等進行了深刻闡述,他將資本市場上的眾多案例與每一個創造者的個人命運結合起來,作了非常感人的描述。他的筆燃燒著火一般的激情,他的文字如泣如訴,充滿了人文關懷,是一本可讀性很強的好書,能給人許多啟迪。

序(2)

孔子與他的學生子貢有一段充滿人生哲理與智

《羊行書毛筆寫法》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