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5部分 (第1/4頁)

垃圾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徐元佐回宿舍扯了幾件換洗衣裳,等賬房送來銀子,換車換船,以最快地速度往松江城趕去。好在二月天色暗得早,城門卻還沒關,正讓他擠了進去。眼看著身後城門緩緩合攏,頗有最後一分鐘獲救的爽快。

到了縣城之後,徐元佐也不去徐家,先去縣衙後門求見自己的恩師鄭嶽。

門房認識徐元佐,卻還是得先進去稟報。

徐元佐站在小門外,心中暗道:這回是真正的走後門了!

不一時,門房出來,道:“徐公子,老爺請您進去。”

徐元佐當即塞了一吊十來錢的紅包,跟著門房往裡走去。

以他的身份本來是不需要給門包的,所以剛才不給是自重身份,等人辦完了事再給,這是表示感謝。那門房本來沒指望有錢進賬,得了意外之財,更是殷勤,心中無數遍誇這位公子懂得做人。

到了鄭嶽書房,徐元佐等了片刻,直到李文名出來,手指輕點,低聲道:“公子啊,外人都來了五七撥了,您這正牌的門生才上門?”臨近考試,有點門路的誰不來混個臉熟?

“小子錯了!”徐元佐爽快道。

李文明輕笑:“快些進去吧,好好討教場中學問。”他將那最後四個字咬得極重,顯然另有暗指。

徐元佐知道自己沒有想錯,便低聲道:“得中之日便請文主吃席。”

李文明揮揮手,笑著走了。

“還不進來!”鄭嶽在書房裡高聲喊道,只聽這口吻卻像是帶著怒氣。

古人以天地君親師為信仰。

天雷地震人能罵麼?不能,因為天地有覆載之恩。

君親要責罰,能躲麼?也不能,因為綱常所在。

那麼師父要打要罵,弟子能怎麼做?只能受著!

別說徐階的孫子,就算是皇太子在聽課的時候被老師責罵了,皇帝都不能說什麼。

徐元佐乖乖進門,一見面便將手中提著的一包銀子放在了書案上,緩緩推了兩寸:“弟子才從外頭回來,給恩師帶了些土產,望恩師切莫嫌棄。”

鄭嶽伸手一拉,手中沉重,又傳來裡面銀錠碰撞,心頭一顫:這是半年的薪俸啊!(未完待續……)

PS:感謝大家的支援,小湯總算看到了這本書還有出頭之日,求月票來得更猛烈些吧~!當然,推薦票也是不能少的!求各種支援!

一一五 開小灶(求月票,推薦票!)

徐元佐對明代官員收入的瞭解,全都來自於後世的研究。

有一部分學者認為明代官員其實收入不低,起碼是在富裕階層。這種演算法是透過恩格爾係數算的,卻忽略了糧食本身具有貨幣屬性,所以並不很準。

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官員合法收入太低,所以才要想盡辦法去貪汙**。

以徐元佐看來,強調明朝官員貪腐的人,往往是為了證明“明清一體”,若要證據,便是一句“莫須有”:難道有官不貪錢麼?

張居正死後,政敵想抓他貪腐的證據,最後一無可得,只能說他轉移了財產。天啟黨爭中,魏忠賢打擊東林,就是想從貪腐入手,結果把人打死了也沒榨出來多少銀子。當時追比“贓銀”從數千兩到一萬兩不等,花錢買命都不可得,恐怕是真的沒有。

就徐元佐看來,大明雖然處處有潛規則的規費,官員直接下手貪腐的卻真的不多。因為一旦他們中舉,就是統治階級了,大量的農民會帶著土地投靠他們,借他們的功名來抵消徭役。這就是變相地替國家收稅——稅收還不繳納國庫。

許多舉人若是注意自己名聲的,還不肯收納這些人,只收些宗族親戚,也足以保證生活富足,安心讀書繼續赴考。所以自打大明成祖之後,就有“金舉人、銀進士”的說法,可見等考中進士,收益已經下降了。

至於“窮秀才、富舉人”更是可見一斑。在一個功名社會里,高學歷的秀才相比沒有功名的普通人,怎麼可能窮?

譬如陸夫子過得再拮据,也總比其他人家強許多。這個“窮”,只是相對舉人而言的罷了。

成祖之後,所有官員都是舉人、進士出身。他們已經透過潛規則過得心滿意足,何必再犯著身敗名裂的危險去貪腐呢?更何況自己兩袖清風做官,讓子侄去賺金山銀山,豈不是更好?

徐元佐對鄭嶽的觀察,則是“尚未脫離小舉人的本色”。

鄭嶽太過年輕,還沒有足夠的子侄輩可以用來經商致富。估計全靠投獻的田產養家。他在松江任職,也不可能剝削下民,否

《大明金屬待遇》 第5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