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部分 (第1/4頁)

暖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說這話的是村口的老王,他總喜歡撥捻著不多的鬍鬚搖頭晃腦。

大抵是如此,想現下正值戰末,荒野千里,孤墳不獨,縱使是這人跡罕至的山裡村落也難免淒涼。更何況這山中又有狐妖作祟呢!

那是半月前,這山中不知何故就有些個少年男女無故失蹤。這村子喚做東浮,從村頭到村尾統共不過百來餘戶。一徑算下,村頭至村尾失蹤的男女亦有九人了。每次俱是夜半失形,復天明才得以尋獲,尋回的不過一具乾屍,身體膚髮尚存,唯血液精氣俱失。道是形跡恐怖,詭異絕倫。一時下,村子裡人心浮動,皆言是狐妖再現。想這村子十年前也有妖狐作祟,幸甚,當年被西山上冷橋觀裡的觀主,合十道長給收了。

如今,十年過去了,也有些年頭,人們忘了那狐狸怎生的哀號悽泣,怎生的在火裡掙扎。又是怎生的化骨成灰。一些兒個,挨著的恐怖記憶卻敵不過那時的快意恩仇,至今日,又有狐妖作祟,方才揪出心底的膽戰驚懼。又是上得西山求了那合十道長再次收妖。

道長老了,不肯下山,差了自己的小徒弟前去。

小徒弟今年整好十八,沒有法名,被同門裡頭的師兄弟們一徑打小就呼來喝去的喊做癩子。癩子是渾名,其實他頭上沒有一個癩子,倒是青絲萬縷,挽著髮髻,襯得他身板挺拔,那臉兒模樣也就愈發的清俊可人。山中歲月,蹉跎漫長,莫說那山下的姐兒妹兒愛他生得俏,就是這觀裡頭也有些個挨不住清苦的道士,合轍在心裡偷偷地念叨他青春迫人。

人生七苦,六道輪迴,不是人人都消受得起古佛清燈。

不若,偷得浮生閒,在心裡打個小九九,到底也就不枉這世上走一糟了。

今日裡,正逢初八,黃道吉日。那褂上說的是萬事皆順,易通,唯忌火光沖天。

有了合計,合十道長喚了一眾徒弟,拜了祖師爺,便送了癩子出觀下山。

替天行道,斬妖除魔。

在心裡默唸了當年入門時師傅所說的教訓,癩子就出觀了。

正值黃昏,西山上楓紅連天,夕陽如火,晚霞如煙,這一片妖紅,全全障目,直叫人看不見天,也看不見地。飛跑下山,癩子忍不住仰天長嘯。他是少年心性,初初下山,將要行的又是驚天動地的大事,難免豪情翻湧,可他哪裡得知,這紅塵萬丈,一入,一踏,便是半點不由己,沉浮全在天。

也是黃昏,合十立在那山門看他。也看這漫天的妖紅,一如當年。那血光便似這漫天的煙霞,謎了人眼,迷了人性,叫人看不清理不清,又摸不著,只如是心底的舊傷口,輕,淺,淡,一刻兒劃過,卻撓得人微疼。

閉目長嘆,合十老淚縱橫,有些舊時人物舊時回憶,突突的齊上心尖。

子非,當年事,究竟是對是錯呢!

這是自問,無人做答。

第一天下山,癩子趕了集。往日裡,也常和師兄弟們下山。可總是行色匆匆,這世間浮華不過在心底欠了個影。今日裡,他孤身一人,倒好,一路行來,一路看。滿目繁華,春心少年,盪漾復盪漾,正是人間風月,虛度不實。

你看那,南邊的冰糖葫蘆,叫賣聲聲,鮮豔欲滴,再觀北,胭脂花紅,翠珠步搖,這姐兒妹兒,依樹掩口笑,饒喜這風流少年郎,他衣襟還正卻少言笑。回頭望,肉餡包子,熱氣渺,喚一聲道爺,你要不要。慌忙擺手,癩子向前跑。

無量壽佛,我可是吃素啊。

癩子心語,旁邊有人笑開了。

“道爺,這邊請瞧。天玄地黃,小生知道道爺愛看什麼。這有那前朝正本的道德經,古本孤本的莊子夢蝶,您瞧一瞧,還有畫呢。三聖祖師,元始天尊,這可都齊全著呢。”

這聲吆喝,可讓癩子回頭了,自古俗語,回頭客是怠慢不得。見癩子回頭,那叫賣的攤主就上前迎客了。

不比尋常,卻又是尋常,這攤主竟是個弱不勝風的書生,一身青布衣衫,空袖飄蕩,竟似半年沒吃過一頓飽飯。趕忙見禮,癩子上前盤攤,那書生現寶似的,從攤子底下搬出了好些個箱箱框框。挨個開啟,又挨個的呈到癩子的面前。

“道爺,你看,這是宋版的,這個更早點是元初的,可是當年從韃子宮裡頭傳出來的。那韃子識不得字,也不通曉這中原文化,把個寶貝當破草似的隨手扔了。道爺您在看看,這是什麼,這可是唐代有名道觀裡傳的三聖畫啊。”書生絮絮叨叨,幢幢件件沒完沒了,癩子也不知聲,任他賣弄。

可誰

《聊齋2白狐是哪一集》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