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93章 果然如吾所料 (第1/2頁)

森海如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握有兗州、豫州及半部青州的曹操,有足夠能力獨擋袁紹,只需敖烈在一旁作壁上觀,一決勝負並非遙不可及,故而,曹操語調堅毅:“中郎,此非求救於你,若不襄助,曹某自當掃清荊棘!”壓力之下,曹操只得官稱以示抗衡。

帳中氛圍如弦緊繃,二人對立帳篷兩方,誰也不肯示弱。

將領們揹負沉重,幾欲無法承載,夏侯惇和孫策蓄勢欲拔劍之際,曹操的氣概突然一落,似是為敖烈氣勢所折,轉瞬即捲回曹之自身。

隨後,敖烈的氣勢也驟然收斂,全場頓時寬鬆。

曹操大笑聲起:“中郎,曹某差點被你的氣魄壓垮,但你那眼中並無殺伐之氣,分明是欲嚇我?”敖烈淡然一笑:“久聞曹公豪情萬丈,今日親見,誠如斯言。”

緊張漸緩,營帳內重回酒宴之歡。

敖烈與曹操舉杯對飲,彷佛之前針鋒相對的一幕未曾發生。

酒過三巡,曹操話題突轉:“中郎,曹某一直疑惑,君坐擁幽、並、光三國,百萬雄師,竟仍謹遵禮法,納貢奉天,居人之下,此舉所為何來?果真無所求乎?曹某敢請問,中郎之志,在何處安放?”這話語之間,透出微露輕蔑,對當今漢帝未免失禮,但敖烈並未動怒,他深知大漢雖搖搖欲墜,但天子之位仍不可輕議。

對別人,敖烈可用感恩戴德來應答,但曹公非他人,心思如燭,敖烈明白這般答覆不足以服人。

凡人皆有野心,無志者怎能立足諸侯,敖烈心中亦有一野,不過此野心非一般意義上的爭霸,而在於改革,渴望將這封建的大漢推向一個服務於民,而非只為權貴而立的朝廷。

雖然他知道這理想遙不可及,但敖烈決心用一生去追求這個夢想……

當下言談,對國度重構實乃萬民福祉。

此舉能為大江南北的華胄與化入華夏的異域兒女,塑造共同棲居的樂土,讓他們安居此間,繁衍生息;放眼來日,敖烈誓以赤忱,構築以華族為中心,諸族並立、豐饒強大的帝國。

其國內文教蔚然,疆外雄兵所向,要如往昔蒙古鐵騎般,將華夏疆域拓至歐陸之遙遠彼方!讓帝國子孫在世間永恆受萬邦敬重!令其後代永不受他國凌辱!若敖烈夙願達成,帝位歸屬,敖烈無意深究,但凡有益國泰民安的明君,諸如劉備亦可承襲江山。

望見敖烈出神,曹操再啟唇問及:“敢請教主公,心底有何宏大願想?”

敖烈長嗟一口,語調莊重如山:“但願萬丈廣宇,容萬千貧困書生笑開顏,固如太嶽,任狂風暴雨不動搖。

如此心願,足以慰懷。”

他口誦此願時,語氣決然,昔日理想遙不可及,然而經他訴出,成了他窮盡畢生精力所追逐的綺夢,這夢雖虛渺難攀,卻也堅定了敖烈矢志不渝的決心。

聽見此言,營中少數文武重臣眼泛淚光,亂世百姓生活,薄命如幽州廢紙,群雄心思皆在兵馬權位之上,鮮有人真正憂慮民間疾苦。

或曰世間唯有敖烈,把黎庶福祉銘記心中。

即便權臣如曹操,也為敖烈胸臆所感佩,才察覺其抱負竟宏大至此,一時頗有自慚之意。

感傷過後,曹操身側的郭嘉、夏侯惇等輩迅速拭去淚痕,從感動中掙脫。

非不願順從,而是現實逼得他們無從順應。

為英雄而生,代價沉重,而敖烈甘之如飴,然而能如此者鳳毛麟角,漫漫長路荊棘密佈,一步留神便損體傷膚。

一面高天的飛鳥,遊弋陡峭崖壁,為人類尋找生機;一面平凡塵俗,在大地之上默默度日。

相比之下,飛鳥跌落瞬間灰飛煙滅,凡人卻可安然度過一生,故大多數甘於平淡。

然世間只需一個敖烈翱翔天空,對多數人而言,那荊棘鳥之旅實太艱辛險惡。

曹操輕嘆,舉盞向敖烈遙敬:“主公大志,操自愧不如。

可笑操尚與主公商議聯手伐袁,實屬可笑也!”

敖烈一飲而盡,忽然介面道:“司空提議聯盟,敖某應允!”

“何意……嗯,主公方才所說,可是聯軍抗袁?”曹操未料轉折,絕望之際峰迴路轉,心神恍惚。

敖烈笑而不答,接著說:“但此事不宜匆促,吾須先籌備兵馬。

再者,開戰時機,對決之地,相互策應等一切事宜,悉數由敖某決斷。”

曹操未牴觸敖烈主宰戰場的提議,強者握有主權,敖烈武勇蓋世,領軍戰術勝曹操一籌,曹操無須疑慮,隨即爽快允諾。

《重生為北海巨龜》 第193章 果然如吾所料(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