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部分 (第1/4頁)

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你每年都把這些錢存入銀行,如果年利率是5%,那麼10年後這10萬美元就變成了萬美元,20年後這20萬美元就變成了萬美元。

如果你每年把這些錢用於投資,年投資回報率是23%(巴菲特股票投資的年平均回報率),那麼10年後這10萬美元就變成了萬美元,20年後這20萬美元就變成了萬美元。

這表明,無論是投資者個人還是上市公司,只要投資收益率能夠超過平均數,那麼就應該把投資獲利進行再投資,這樣的回報額最大。

例如伯克希爾公司,它的投資收益率當然是高於股市平均數的,所以伯克希爾公司從來不分派紅利,這樣做從根本上說對股東是有利的。只有當伯克希爾公司資金運用不當,或者資金投向於盈利率較低的專案,從而導致投資回報率低於股市平均數,這時候才應當派發紅利給股東,或者回購股票,這樣做對股東最有利。

在這裡,有必要解釋一下回購股票是怎麼回事。說穿了,回購股票就是收回自己的財產權利,隨之而來的是,會增加仍然持有股票的這些股東未來的每股盈利水平。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如果某項投資原來有3個合夥人,投資盈利就要由3個人來平均分配,每人各佔1/3。而現在如果從其中1個人手中回購了全部股份,這樣,這項投資就只剩下了2個合夥人,投資盈利只要這2個人平均分配就行了,每個人的盈利水平當然就提高了。

【投資心法】對於持續盈利能力很強、不需要繼續追加投資的現金牛企業股票,要敢於買入。如果這樣的現金牛企業還在繼續投資或收購其他現金牛企業,那就更要大膽投入。

當經濟執行規律出現轉機時

如果我們發現了我們喜歡的公司,股市的價格高低並不會真正影響我們的投資決策。我們將透過公司本身的經營情況決定是否投資。

——沃倫·巴菲特

【巴菲特投資策略】

巴菲特認為,投資股票應當透過公司本身的經營情況來決定,當經濟執行規律出現轉機時,就可能是買入股票的好時機。換句話說,就是要充分利用市場,而不是被市場所利用。

那麼,怎樣才能充分利用市場呢?他認為,利用市場就必須掌握經濟執行規律,這比眼下的股價高低更重要。

在這方面,他深受他的大學老師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影響,非常善於擺脫市場情緒的影響。有兩個例子可以說明這一點。

第一個例子是1956年,那時候的巴菲特剛剛創辦了一家合夥企業巴菲特有限公司,可以說正是“學做生意”的時候,當時的美國道·瓊斯指數在200點左右。父親告誡他說,200點的股票指數已經很高了,所以不必忙著投資,而是先看一看再說。

巴菲特認為,雖然每隻股票都和股指有關,可是他投資的只是單隻股票,並不是股指。所以,股票指數高低是不重要的,關注單隻股票的內在價值及其執行規律才是更重要的。

他後來回憶說,如果當時他聽了父親的勸告,這也不能投,那也不能買,那麼他的個人資產就只能停留在他當年投資的100美元上。

巴菲特認為,股票的長期價值取決於該企業的經濟執行,而不是股價波動。從一個相當長的時期看,每隻股票的價格與其內在價值之間有著緊密聯絡——如果企業的內在價值一天天增加,那麼總有一天股票價格會上漲到與此相適應的價位;相反,如果企業的內在價值總是徘徊不前,甚至還在不斷下跌,那麼股票價格也會對此作出反應的。

不過巴菲特也承認,現實中經常有股價與企業內在價值走勢背離的情形,他解釋說,這只是一種短期行為,究其原因在於投資者的情緒造成的,與企業經營狀況無關。

懂得了這一點就不難看出,如果投資者十分關心每天的股市行情,股價波動就會比較劇烈。因為這時候每一位投資者的情緒,都會對股價作出反應。

相反,如果投資者遠離股市,他的投資就會更理性,從而也會更側重於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

這就是格雷厄姆所說的:“一個人離華爾街越遠,對所謂股票市場預測與選擇買賣時機的主張也就會越發懷疑。”

可喜的是,巴菲特所在的奧馬哈市,與紐約有一段適宜的距離,這是巴菲特並不那麼熱衷於預測股市的原因之一。當然,這不是主要原因。

第二個例子是1992年,巴菲特發表預言說:整個20世紀90年代

《巴菲特投資10個原則》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