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7部分 (第1/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3490/9409/32899

12644/2569/15213

199694

1916 年公立

學校招生數

3752982

388941

179621*

*包括同等水平的技術學校和師範學校。

新教的教會學校不但配備了外國教師(他們在高小和中學更常見到),

而且配備了 8000 名中國男教師和 3000 名中國女教師。初級小學往往是簡陋

的只有一間教室的學校,嚴重地缺乏書籍和裝置。高階小學裝置稍好一些,

常常用英語作為教學的手段。教會學校採用類似於教育部為公立學校所定的

課程,在開始時是有選擇地,然後從 1925 年起,則是為了取得在政府備案的

資格。所有的教會中學都教一些宗教課;中文和文學課採用教育部的“國民

讀本”,大部分學校的科學教學很差,因為實驗和示範的裝置很貴,供應又

少;很少學校提供職業訓練。它們很可能不比公立中學差,但是又可以看出,

在民國初期,從教會中學隨時提供財政資源的能力來衡量,它們已顯得力不

從心了。

在 20 世紀 20 年代的高等教育中,有 20 所新教的學院和一所天主教辦的

學院。新教的院校經過改組和合並,最後組成了 13 所基督教院校,它們的全

盛時期是 20 世紀 30 年代。20 世紀 20 年代末期又新設立兩所天主教的院校。

除了文科院校外,新教的傳教運動保持了若干神學校(其中幾所是聯合創辦

的)和幾所基督教醫學院,天主教徒則辦了幾所神學院。除了以加拿大和英

國的人事和組織模式為主的成都華西協合大學外,新教的文科院校大部分由

美國的傳教士主辦,他們尋求在中國創立完全以美國中西部小教派院校為模

型的院校,他們是從那裡畢業的。這些院校的大部分,在開始時是在 19 世紀

後半期成立的中學,它們逐漸擴大並在學術上升格,其用意是為教會學校訓

練中國牧師和教師。

在 1920 年,新教的院校共招收了 2017 名學生;在 20 世紀 20 年代的一

段迅速發展的時期以後,1925 年學生總數達 3500 名。1925 年中國大專院校

共招收將近 21000 名學生,因此,新教院校的學生佔全體學生的 12%,而 34

所公立學校佔 88%。甚至最大的幾個基督教院校——北京燕京大學、上海聖

約翰大學、金陵大學、濟南齊魯大學——的學生都不超過三四百名。教職員

工的人數和開學科的能力也幾乎同樣受到限制。在 1920 年,外國教師共有

265 人,而中國教師——大部分為助教——有 229 人。但許多人還在同一校

園內的中學任教。

在本文討論的一段時期內,基督教的院校在美國獲得辦校許可,1928 年

以後則被迫向國民黨政府正式申請備案;在這之前在中國沒有正式的地位,

事實上受供給它們 2/3 經費和干涉它們教師人選的不在本地的校董會控制;

它們實際上是這個時期自給自足的外國飛地。在 20 世紀 30 年代以前,可能

只有聖約翰、燕京和金陵三所大學,才能提供其學術水平可以與較好的美國

大專院校相比的教學。它們的大部分學生必然是教會中學的畢業生,只有這

些中學才能充分地教授英語,以便跟上除中國文學和哲學以外用英語教學的

全部課程。有的院校(還有教會中學)對中國學生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

依靠它們很高水平的英語培訓,這種培訓為城市青年提供了進入條約港口工

商界和金融界的入場券,或進入政府部門(如電信、鐵路和海關)的機會,

在這些地方,外語知識是一項重要的本錢。到 1920 年,2474 名畢業生中有

361 名成為牧師和教師,就像那些傳教士創辦人所希望的那樣。

《劍橋中國史民國史免費》 第2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