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部分 (第1/4頁)

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們小的時候,放學回家,大人總是吼著我們的小名:狗伢子,紅妹子,把鼻涕龍擦乾淨,去,打一角錢醬油來,打五分錢醋來,快點快點!

黃昏如煙的時候,這樣嚴厲而親切的聲音,湘劇高腔一般的聲音,是長沙人生活的一部分呵。

而現在的細伢崽,根本沒有聽到過!

txt小說上傳分享

火宮殿

我兒時父母對我們兄妹最隆重又最誘惑的許願就是:“成績好,得獎狀,就帶你們去吃火宮殿!”於是我們兄妹對火宮殿的感情,絕對要高過普通長沙人對火宮殿感情的平均值。就是如今,進到那裡頭,一望到那朱漆迴廊,一聽到那人聲喧闐,仍是覺得特別的親,親到有如見到一情誼極釅的故人,立即要走攏去拍他的肩。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同我太太辦大事,選擇的形式是旅行結婚,正是煙花三月,遂遍遊江南,看鶯飛草長,聽絲竹軟語,回到長沙,我父親說,那還是要辦兩桌酒,只請兩家的親人,大事就完整了。於是就在火宮殿裡辦了兩桌。彷彿長沙這古久的火宮殿,可證明我婚姻的莊敬與隆盛。故火宮殿對我來說,又多了一層意思。如今長沙的餐飲業風起雲湧,群芳爭豔,火宮殿在菜式食點及口味上未見得比其他的食肆大館要好到哪裡,但我外地來了朋友,帶他們來吃長沙的湘味,我首選的仍是火宮殿。因火宮殿除了吃,它本身即是長沙的一張文化名片。它的古色古香,它的時間痕跡,可使人感受到長沙市井生活煙熏火燎的氣息,感受到歲月可流走,生活卻依舊的那麼一脈日子的意韻。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我父親在醴陵搞社教,節假日都忙得沒時間回來。1966年的五一節,我母親帶了我同兩個妹妹站在解放路上看大*,工農商學兵,列隊從跟前過,彩車鑼鼓,秧歌雜技,正是熱鬧非凡。看了一兩個鐘頭,隊伍才散去。我母親說,走,到火宮殿去。我們於是雀躍。那天吃到的東西真是多,麻油豬血、白粒丸、蘭花乾子、臭豆腐乾、紅燒豬腳……總之把火宮殿的招牌小吃生生吃了個夠。那天火宮殿人多得打擁堂,進去時桌桌皆有主,我同我妹妹守住一桌快要吃完的席,等他們抹嘴巴走人,才算找了座。我們吃完了,還有人來爭桌位。

吃完後我母親又帶著我們去雲芳照相館,說要照一張“全家福”。但我父親還在醴陵,全家福缺了最主要的角色。那年月,隔一兩年,我們全家就要到照相館照張“全家福”,唯1966年五一節這一張,是有遺憾的“全家福”。

待到照下一張“全家福”時,已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了。因照完五一節這張相,不久就轟轟烈烈來了“*”。我父母下放,一家人流散到三個地方,家已無“全”的意思,何“福”之有?

要說“*”前我們吃過的最好的一頓吃食,那便是1966年五一節在火宮殿。端上來的第一碗是熱騰騰的麻油豬血。那個香呵,如今怎麼也嘗不到了。

什麼原因呢?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青少年宮

那晚上我在大涼山邛海邊望月,單位上的人來簡訊,說我們文聯這兩日從青少年宮搬走,終於遷到新辦公樓去了。我行前到單位去時青少年宮正大興土木,四處圍起來,吊臂閃動,機聲震耳,劉胡蘭的雕塑已移到了一角,彷彿告別了一個時代。料必數月之後,青少年宮是一派屋瓦儼然,氣象嶄新。但我於新氣象雖有期待,卻並不如何激動,因青少年宮與我的聯絡,是過去的歲月,而並非未來。

我念小學時每星期必到青少年宮去玩。那時劉胡蘭雕像靠最南端圍牆邊,面北坐在一方帶臺階的水泥坪裡。少先隊到宮裡組織活動,每每列隊走上臺階,齊齊站到坪裡,單臂舉起,向劉胡蘭烈士像行隊禮,紅領巾在風中飄動。雕像正對著的是大草坪,太陽天氣時草坪裡淨是孩子,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那時青少年宮活動非常多,我同學中有的參加航模組,做了滑翔機舉在手中,一擲,就在天上飛起來。地上的孩子,黑黑的腦殼像葵花一樣昂起來。亦有女同學參加刺繡組,手舉一隻圓圓的綢面繃的盤子,在上頭飛針走線,繡月季,繡牡丹,繡一年四季的花。又有若干同學參加了紅領巾歌舞團,歌隊的練聲,舞隊的壓腿,我參加的是樂隊,短笛無腔信口吹。時有長沙市歌劇團亦在宮內,有專業的演員來輔導,有個吹笛子的就來教我,單吐、雙吐、三吐,及如何換氣。我們排練許多節目,《社員都是向陽花》,《二小放牛》,還有《山連著山海連著海,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少年胸臆並不促狹。那時候我們經常登臺演出,有一回還到省

《親愛的日語歌曲完整版》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