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80章 缺基層官吏,招賢館三閣 (第1/2頁)

醉枕忘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平二年五月初。

繼郭子儀率右威衛奔赴廣衍郡後,岳飛率左驍衛挺進朔方郡廣牧城,冉閔率右驍衛進軍雲中的北輿城。

此時的善無,城內軍營有左武衛、巾幗衛,城外軍營駐紮著張定邊負責籌建的左威衛。

吳狄對招兵、訓練之事並不擔憂,令他心急如焚的是雲州極度缺乏官吏,尤其是基層官吏。

部分縣甚至連縣令都沒有。

現今雲州的基層官員組成,多數出自雁門王氏、李氏、郭氏三家。而這些人當中,僅有寥寥數人可用,其餘皆碌碌無為。讓此等庸才擔任基層官吏,於雲州的發展,於吳狄的統治,皆是極為不利的。

於是,吳狄召集了王猛、朱升、李秘、田豐、吳興祚等人州牧府議事,商議一下如何改變雲州基層文官急缺的事情。

眾人坐下後,吳狄便將雲州缺少文官一事道來,然後提出招募人才之事。

“主公,昔日雲州為胡人肆虐之地,亦為朝廷棄守之所,故無人願來此為官。今雲州得主公武力收復,又經主公全力施治,狀況方有所改觀。然欲招募他州郡賢才來雲州任職,恐甚難。

現今雁門世家豪族皆已歸附,不若令其家族子弟出仕,於主公轄下任職。只要他們遣子弟出仕,便可與主公所掌之戰車深度繫結。

如此,既可解決基層官吏缺失之難題,亦更利於雲州之穩定。”

田豐此言,毫無避諱王猛之意。

皆因如今王猛所在的雁門王氏,其族中稍有才能得子弟均已出仕雲州。

雁門王氏算是徹底與吳狄綁在了一起。

如今的雁門王氏,除卻王猛成為雲州文官之首外。還有其父王南,現為雲中功曹。其三叔王習,現為雁門郡丞。其族兄,原雁門第一營校尉王勇,現為雁門郡治安軍副總隊長。還有其他的雁門王氏子弟,或是在郡縣為小吏,或是在治安軍中效力。

田豐之所以有此言,全是因為他初來雲州時,向吳狄建議藏鋒,提醒吳狄注意探子,吳狄藉此機會,滅了幾個豪族。以至於如今其他世家豪強雖然不敢明著反對吳狄的統治,但對州牧府的政策,總是陽奉陰違。

其中世家以衛氏(河東衛氏分支)、張氏(晉太原張氏分支)為最,其次是劇陽豪強張家,原平豪強姚家。這幾家都是懾於吳狄的兵鋒,才向吳狄低頭的。

聽到田豐提議使用世家豪強子弟為官,吳狄一愣。

要不是清楚田豐的為人,還以為他被世家之人腐蝕拉攏了呢。

吳狄示意田豐坐下,繼續問道:“除了元浩之提議外,諸位可還有其他辦法,填補雲州基層官吏之空缺。”

須臾,吳興祚立身而言:“主公,以您時下之威名,何不徑直徵召賢能為我雲州所用。”

“何以徵召?”

“由諸郡薦舉,且考究其才能,而後主公發令徵召。”

待吳興祚說完,吳狄便示意其坐下。

眾人見吳狄未採納前兩者之意見,便知其對二者提議不是很滿意。

田豐之法,雖可解基層官吏缺失之困,然亦會使世家門閥、望族豪強之徒趁勢控掌地方,滋擾地方。

吳興祚之法,乃當今大漢通行之兩種選官法其一。其中利弊,身為智者的他們,皆明瞭其中的齟齬。

又是盞茶時間後,王猛才向吳狄進言道:“主公,何不效法燕昭王築黃金臺之舉,於雁門設一求賢館,以重金招募賢才。”

敬翔等人聞之,亦對設立求賢館之舉頗為贊同。

然此時,吳狄卻發出疑問。

“諸君,設立求賢館雖易,然如何使賢才來投,又如何辨別其是否真有實才?”

聞吳狄如此發問,敬翔答道。

“主公,求賢館設立後,可令錦衣衛暗地散播主公設立求賢館,欲尋賢才赴雲州任職,治理雲州的訊息。至於辨別之法,翔以為,主公可遣人坐鎮求賢館,先行甄別人才。若為有才之士,再由主公親自考察。如此,方能辨別來者是否為真賢才。”

吳狄聞之,雖覺敬翔此計尚可,但並非其最理想之策。

眾人見吳狄沉默思考,也都各自重新思索起來。

吳狄腦海中浮現出隋唐時期興起的科舉選人制度,以及後世的考編之法。

後世網路有一言戲稱:“封神乃仙人考編;西遊為妖物考編;水滸是山賊考編。故,宇宙之盡頭為編制。”

念及此處,吳狄便扼要地闡述了科舉制度,讓眾人商議出

《三國之開局繼承董卓基業》 第180章 缺基層官吏,招賢館三閣(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