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四十八回 人海盡頭 (第1/2頁)

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顧暘揚鞭縱馬,往前奔去,蘇見黎側頭相望,見拳民們盡都是紅頭巾、紅衣裳、白長靴,也有黃頭巾、黃衣裳的,都不扎辮子,手中兵器以大刀長矛居多,也有提著劍、棍、戟、槊的。 還有一些拳民,懷裡抱著根又粗又大的槍管,槍管下面接著一截木棒。蘇見黎卻認得,那兵器名叫火銃,比大刀長矛要厲害一些。 一些拳民見了這一對少年少女驅馬飛至,卻又帶著個孩童,開始警惕。其中固然有不少人見過顧暘,但此時夜幕幽黑,看不清面目。 已有一些人掄起石頭砸了過來,一顆石頭砸在了馬兒的屁股上,馬兒大叫一聲,跑得更快了。 遠遠地望見根木杆直插晚空,木杆頂端一面旗子,在黯淡的星月之下,撲拉拉地飄舞,綻出滿天紅光。 馬兒行近,漸漸看清那紅旗縫了一圈黑邊,正中間用毛筆寫了九個大字:“助清滅洋,殺盡天主教”。字跡雄偉厚重,想是請了讀過書的學究來寫的。 顧暘見了,這才想明白拳民們口中喊的,也正是這幾個字,只是人潮如簇,聲音雖然洪亮,卻是雜亂交織,聽不清晰。 “他們一擁聚在此處,可是要攻打這小裡固村的教堂?”顧暘心想,“只是如何不見有人交戰?” 又行過幾十步路,卻見仍未到拳民盡頭,人流卻尤為廣闊了,喊聲也愈發大了,更似天崩海嘯,緊緊壓住四面八方,把世界擠得越來越小。 如雁見了,興奮地舉起指頭來,指指畫畫,回頭向著蘇見黎和顧暘動起了嘴巴。 他分明近在眼前,又顯然是大喊大叫,卻沒有一點聲音。 顧暘和蘇見黎對視一眼,都暗暗心驚。 又行了一程,只見那人潮已排滿了天際,向這邊鋪展開來,放眼環顧,所見之處,幾乎都是人的頭頂。顧暘心中納罕:“這比那煙臺港海灘上的石頭還要多。” 秋風掃動,半空中雲霧四散,人海盡頭的夜幕裡隱隱現出一座高大雄偉的教堂。它不似中國的宮廷閣樓。只見它高聳入雲,通體煞白,牆壁上映著月影火光,最高處是一頂十字架,直貫流霄。 教堂之下,是無數顆燎原之火,火光之中,便是那洶湧如血水的滿地義和拳拳民了。 最前面有四人,挺立在那“助清滅洋”的斑駁旗影裡,也都是赤幘紅衣,其中有三人顧暘卻認得:那正是趙三多、閻書勤、高元祥。還有一位少年男子,也就十七八歲,凌亂潦草的一頭黑髮,顯然是飽經奔波,生得方正剛毅,鼻子上卻架著一個大眼鏡。 “弟兄們!”只聽趙三多瞪著眼,紅著臉,大喝道,“此門若再不開,咱們便燒!” “燒!” 人群一呼百應,前面的人喊過,後面的人喊,恰似潮起潮落,地動山搖。 顧暘坐在馬上,聽著這磅礴的吼聲,手中的鞭子彷彿凝滯了,整個人更是一動也不敢動。 他遙望著趙三多,心中也大為震駭。那次在蔣家村見到他,只當他是個慈祥貪玩的老頭兒,此刻他站在幾千黎民之前,他突然很像一位英雄。 不,他就是英雄。 他也許就是為了這萬千黎民而生。 此時此刻,雖不是每個人都在吶喊,但總會有人在吶喊。 當真的沒人吶喊了,也就沒什麼吶喊的必要了。 顧暘仰頭望向那教堂。 說起來這建築立在那裡,也美得很,可它是硬要立在那裡的。 聽說那些外國教徒愛上帝,愛世人。可他沒看到上帝,只看到他們的到來給中國這片土地帶來了殺戮和痛苦。 他們一邊做下罪孽,一邊又口口聲聲洗清罪孽。他們愛了甚麼? 顧暘凝望著趙三多,恍惚之間竟覺得他此刻的身影、形容,比那所謂的上帝更加光芒萬丈。 他雖然渺小地立在高大的教堂之下,但顧暘透過他的神情,卻感覺他隨手一推,就能把教堂推倒,把天捅個窟窿。 “燒!”顧暘也忍不住大喊一聲。 為他有些內力根基,這一聲喊竟比許多人更高亢許多。 趙三多在看向人群后方時,注意到了馬上的三人,便舉起手招了一招。 蘇見黎便扶著顧暘,牽著如雁,下了馬,一路喊著“借過”,到了趙三多身前。 閻書勤見了,上下打量了顧暘一番,被火光照紅的臉上更增喜色,大聲道:“這莫不是顧暘兄弟麼!” 顧暘抱拳道:“趙前輩,閻大哥,高大哥。這位兄弟……” 那個戴眼鏡的少年笑道:“在下郭棟臣,早聞顧兄大名。” 趙三多笑道:“這小子是村裡書讀得最多的,我請他來做了咱們義和拳的文書。你看那大旗上的字,便是他寫的。” 顧暘大喜道:“原來如此,見過郭兄。” 郭棟臣忙抱拳一笑。 趙三多瞧著蘇見黎,問顧暘道:“這位姑娘是?” 顧暘笑道:“趙前輩,你不認得她了?她便是那日蔣家村戲臺上救了晚輩的少俠呀。” 趙三多聽了一怔,接著大笑道:“好,好!原來是個女孩兒。” 蘇見黎便也禮貌地笑笑,挨個廝見。 高元祥道:“這個孩子卻是誰家的?” 顧暘瞧了如雁一眼,說道:“這些事稍後再與

《劍如雪原唱完整版影片》 第四十八回 人海盡頭(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