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頁)
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慧昱搖搖頭:“不知道。”
大和尚說:“雙手合十是古代印度人的禮法。他們認為,人的右手是聖潔的,左手是不淨的。把兩手合在一起,就代表了人的真實面貌,代表了世界的本相。我們雙手合十,就是要明白人是複雜的,世界也是複雜的。”
慧昱瞪大眼睛道:“原來雙手合十的來歷是這樣!它是不是也代表了佛教界的複雜性?”
大和尚笑道:“當然。蓮花的下面便是汙泥,清靜莊嚴的背後是無盡的煩惱。”
慧昱點點頭:“真是這樣。可是,光明白了這複雜性就行啦?”
大和尚搖搖頭:“不,雙手合十還有一層含意:十指併攏表示‘十界互具’,左右手相合表示‘境智二法’。十界你是知道的,就是六凡四聖。你明白了人在十界中的位置,那麼你就明白了人的可悲可憐,也明白了你的修行目標和努力方向。而你的修行,你的努力,都與‘境智二法’有關。境是你的心所遊歷、所攀緣的境界,智是你勘破境界、修證佛法的智慧。所以,這一含意講了目標,也講了手段。總之,你認識了人的複雜性,世界的複雜性,以及佛教界的複雜性,應該怎麼辦呢?答案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勇猛精進,自度度人,做一個真正的佛家弟子!”
大和尚的開示如醍醐灌頂,讓慧昱的心境豁然開朗。他千般莊重萬般虔誠地雙手合十,在那裡久跪不起。
等再睜開眼睛,大和尚已經不在跟前,只有侍者立在書案旁邊。侍者抄起案上的一幅字說:“大和尚送你的,快拿上走吧。”
慧昱接過條幅,只見上面是大和尚用柔中帶剛的行書寫的聯句:
慧染芙蓉,靈機悟透拈花旨
昱照飛雲,正法流芳繼有緣
慧昱向裡屋再三頂禮謝過,便退出方丈室,出了法海寺。
離山門遠了,他到路邊坐下,展開那幅字仔細觀看。他驚喜地發現,原來在這聯句中,竟然嵌上了他的名字。而他的名字又和“芙蓉”、“飛雲”相連,這是什麼意思呢?慧昱想了想,便明白大和尚是讓他畢業後去芙蓉山飛雲寺,去幹什麼?當然是希望他“靈機悟透拈花旨,正法流芳繼有緣”。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雙手合十 第五章(7)
可是,覺通要去那裡作住持,我實在不願和他同住。
不,還是要去。不然的話,佛門名聲就讓覺通給敗壞了。既然覺通曾說讓我過去,那我就去以身作則,弘揚正法,在怡春市那塊地面續佛慧命,讓當年迦葉看見釋迦牟尼拈花而發出的微笑在那兒變成連天的花海!
慧昱疊起條幅,站了起來。這時,日薄西山,暮靄沉沉,滿山綠樹中露出的一處處佛殿寺塔都顯出異樣的色彩,而經聲梵唱,鐘鳴鼓響,此時早已隨絢麗的晚霞溶入無盡的虛空。
慧昱噙一包熱淚,任山風鼓動著僧衣,在那兒站了很久很久。
秦老謅的謅:寶貝
芙蓉山有兩樣寶貝。
一樣是埋在地下的元寶,有金元寶,有銀元寶。誰埋的?開山和尚真智。當年皇上撥下錢來建飛雲寺,建好後還剩下一些,真智就在山上找個地方埋下,讓飛雲寺後人急需的時候扒出來用。那個地方只有真智自己知道,他編了一首藏寶詩,裡面暗示了藏寶地點,臨死傳給了他的接班人。他的接班人也就是第二代住持,想把財寶扒出來用,可就是看不懂那藏寶詩,到死也沒能動那寶貝,只好又把詩傳給了第三代。往後,一代一代的住持都想找那財寶,可誰也沒能找著。據說乾隆年間有一位住持,整天琢磨那藏寶詩,琢磨來琢磨去,就得了精神病,滿山瘋跑,最後掉到流雲峽裡摔死了。第十一代住持法揚也想找,我聽他徒弟講,他在山上不知轉了多少回,挖了許多地方,到頭來也沒找著。(他的侄子是共產黨,準備搞暴動,急需錢去置槍,逼著法揚說出藏寶詩,可法揚就不告訴他。)法揚是一九四七年死的,他死之前也不知留沒留下藏寶詩。幾百年來,一些聽說這件事的人,有本地的,有外地的,都悄悄上山找過,四處亂挖,可他們不知道藏寶詩寫的是啥,一點線索也沒有,這麼大的山到哪裡找去,最後都是垂頭喪氣走人。我想,要是法揚沒把藏寶詩留下,那些財寶很可能會永遠埋在山裡不見天日。
還有一樣寶貝是貝葉經。我看過《芙蓉山志》,上面說當年有一位西域僧人來到這裡,送給開山和尚一卷貝葉經,此後這貝葉經就成了鎮山之寶,成了傳法的信物,誰要是有了它,誰就是飛雲寺的住持。正因為這樣,歷代
《雙手合十圖片佛手》 第1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