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4部分 (第1/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真為書生必投筆,從來志士皆從戎。在報考黃埔軍校的故事裡,在許許多多決心以身許國的年輕人中,有這樣一些人的名字,特別使今天的人們注目。他們是後世偉人的同胞兄弟,她們是不讓鬚眉的巾幗,他們是支援中國革命的國際友人。如毛澤東的弟弟毛澤覃,周恩來的弟弟周恩壽,劉少奇的弟弟劉子奇,都跨進了黃埔大門。最終成為朝鮮人民軍統帥之一的崔庸健元帥,還有日後成為惟一一位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將軍銜的外國人、越南勞動黨的最早黨員洪水,也都是出自黃埔一門。引人注目的黃埔生,還有那些最初遭到拒絕,後來又在1926年進入了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的女兵們。

還有不少出身於名門望族的子孫後代,也奔黃埔軍校的大門而來——

鄧世昌(1855~1894)是甲午戰爭中壯烈殉國的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在其精神薰陶下,鄧氏後人繼承先祖遺志,在30年代的抗日戰爭時期,為救國而參軍的不在少數。其中,在廣州後人孫子輩中就有5人畢業於黃埔軍校:鄧世昌的侄孫鄧堯民畢業於黃埔軍校第11期,鄧渭民畢業於黃埔軍校第14期,鄧權民畢業於中央陸軍步兵學校教導總隊第1期,鄧光民畢業於黃埔軍校第2分校第18期;侄孫女鄧婉華畢業於黃埔軍校第3分校第16期,是為數不多的黃埔軍校女學生之一。畢業後,鄧氏兄妹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抗戰中。

曾國藩(1811~1872)是晚清高官,曾任兩江、直隸總督,著名的湘軍統帥,湖湘文化的典型代表人物,中國近代化的發軔者,中國傳統文化集大成者。他的曾孫曾昭柯,即畢業於黃埔軍校第15期,後任國民政府軍政部外事局少校參謀等職。

在近代中國,有“無湘不成軍”的說法,其原因多半與曾國藩的影響有直接關係。在黃埔軍校中,就以湖南的同學數量最多。僅以軍校第1至第5期為例,畢業學生總人數為7383人,而湘籍學生達到2189人,佔近30%,居全國各省之首。其中黃埔第1期湘籍學生達197人,竟佔本期總人數的32。5%。1985年,湖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時,湖南的黃埔同學有1萬人之多,登記入會的會員達5000多人。2005年校慶80週年時,湖南黃埔同學尚健在的會員近3000人,仍為全國之冠。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國共兩黨合作創辦黃埔軍校時,湖南共產黨人即特別認識到培養軍政人才對於革命發展的重要。那時,湖南共產黨有“三劍客”:毛澤東搞農民運動,夏曦搞學生運動,郭亮搞工人運動。他們3個人是有分工有合作。毛澤東曾委託何叔衡在湖南安排黨員和進步青年投考;毛澤東本人更在上海親自主持複試,為湖南向軍校選送了較多的優秀青年。二是原經黨內選送到廣州湘軍陸軍講武堂的黨員和進步青年共100餘人,在共產黨員陳賡領頭推動下,並經陳賡直接找軍校校長蔣介石、黨代表廖仲愷批准後,全部轉入了軍校。

湘籍青年有志之士大量湧入黃埔軍校,充分反映出湘籍青年愛國心強、革命性烈的氣質,也顯現了“惟楚有材”的盛況。據統計,軍校第1至第5期的師生被列為國共兩黨名將的總數為313人,其中湘籍名將達81人,佔25。87%。包括共產黨內的毛澤覃、左權、黃公略、陳賡、陶鑄、李富春、魯易、王爾琢、蔣先雲、段德昌、夏曦、張平化等,國民黨陣營內則有鄧文儀、劉戡、李文、李默庵、張鎮、鄭洞國、賀衷寒、袁樸、黃傑、文強、廖耀湘等。因此,在黃埔軍校中,眾多的湘籍師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可謂黃埔軍校也是“無湘不成軍”。

據湖南省檔案館所收藏的《黃埔同學總名冊》,黃埔軍校第1至第5期學生籍貫分佈如下:

籍貫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合計河北 4 2 3 48 11 68山東 11 6 26 58 17 118山西 10 2 12 105 9 138河南 10 10 152 33 205陝西 57 4 7 149 29 246甘肅 3 3 6江蘇 24 10 100 78 53 265浙江 37 66 173 148 160 584安徽 25 15 76 48 43 207江西 42 52 100 127 155 476續表

籍貫 第1期 第2期 第3期 第4期 第5期 合計湖北 16 23 78

《中國黃埔軍校軍官》 第2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