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6章 數字遊戲 (第1/2頁)

雪山一棵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曾華跟杜壯道別,大家一起到了一樓。

曾華對趙生財說:“生財,到會議室,我有事要問。”

趙生財開啟一樓會議室,曾華進去掃視一圈。會議室(黨建活動室)佔據整整一層,橢圓型會議桌,電腦、印表機、電視機、高畫質機頂盒、音響、led等辦公、黨員遠端教育裝置一應俱全。

曾華說:“生財,把桐漯村去年有關人口和貧困人口的資料材料拿來。”

趙生財忙不迭開啟鐵皮資料櫃,翻出了一大疊資料,放在曾華面前的桌上。

曾華坐著仔細翻閱資料,反覆進行對比,然後抽出其中五張紙質資料一字鋪開,用筆在全村人口數字上劃出粗粗的橫條,如願所償說:“生財,剛才我問杜醫生桐漯村扶貧的基本情況時,你回答的資料和我掌握的相同,但又隱隱感到不對勁,心裡總不踏實,似乎在哪裡見過另外一組資料,現在終於釋懷了。”

桌上是桐漯村2016年5個月份精準扶貧統計表:3月全村戶數為213戶,845人;5月戶數為201戶,807人;6月戶數為222戶,856人;9月戶數為215戶,817人;11月戶數為209戶,827人。

趙生財瞄了眼劉善,不加掩飾說:“曾書記,劉組委才能回答這些資料的來龍去脈。”

劉善俯身看著資料,如實說:“沒錯,這是鎮裡下發的各村人口資料表。”

曾華用筆指著幾個資料說:“為什麼桐漯村全村戶數和人口數會有5個資料,忽大忽小,上下浮動如此之大?”

劉善無可奈何說:“曾書記,我縣是省級貧困縣,要脫貧摘帽,貧困人口發生率不得高於2%,這是硬性指標。去年,縣扶貧辦一直在調整全縣和各鄉鎮貧困人口發生率。”

“各鄉鎮只能根據縣扶貧辦的貧困人口發生率資料,在各村人口資料上做文章。所以各村的人口資料發生了波動。”

“本月初,我鎮根據縣扶貧辦的要求,全鎮的戶數和人口又重新進行了調整。”

劉善從公文包裡翻出一張資料表,找到桐漯村說:“桐漯村的人口資料現調整如下:戶數為215戶,841人。”

曾華勃然大怒:“精準扶貧是國策,連戶數、人口數等最基本的資料都造假,還算精準扶貧嗎?”

劉善苦笑道:“曾書記,我們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去年5月,縣扶貧辦召開了全縣各鄉鎮副書記和組織委員精準扶貧培訓會。資料變更,一動百動,增加的工作難度可想而知。各參會人員就人口資料問題和縣扶貧辦吵翻了天。”

“縣扶貧辦主任只說了一句:這是劉書記審定的,有意見向劉書記提去。大家立馬噤若寒蟬,屁都不敢放一個。”

“從此之後,每當需更改人口資料時,縣扶貧辦都派人到各鄉鎮具體指導,嚴格稽核,否則,該鄉鎮資料就進不了全縣資料庫,工作白乾。”

“去年11月份,縣扶貧辦通知各鄉鎮,說本次資料是各鄉鎮最終資料。”

“誰知,今年3月份,縣扶貧辦又通知更改各鎮戶數和人口數,我們只好又隨之而動,但尚未下發到各村。”

曾華聽罷,默不作聲,過了一會問道:“生財,桐漯村真實資料是多少?”

趙生財快速回答:“全村有213戶,845人。”

曾華繼續問:“生財,我剛才看到桐漯村去年集體經濟收入有4萬多元,是真是假?”

趙生財從檔案櫃裡拿出一份合同,放在曾華面前說:“曾書記,您看,這是我們村集體山林承包合同,每年的承包收入為4.1萬元。”

曾華看著“騎龍嶺集體山林承包合同”,承包人叫劉發富,身份證資訊,手機號碼清清楚楚,承包條款寫得明明白白:劉發富承包騎龍嶺村集體山林2000畝,每年承包費4.1萬元。發包方蓋著桐漯村兩委的公章,承包方劉發富鮮紅的手印格外刺眼。

趙生財隨即又翻出一份劉發富匯款4.1萬元的銀行憑證,以佐證山林承包合同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曾華盯著合同出神,腦子在搜尋儲存的資訊。須臾,他肯定地說:“騎龍嶺,沒錯。我和馮輝一起進瑤山後,那晚老瑤王告訴我,騎龍嶺是五龍山最大的山系,是他們馮家漯的祖山。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林權到戶,什麼時候又成桐漯村集體所有了呢?”

一旁的周良生聽到騎龍嶺三個字就來了精神,走上前拿過合同認真閱讀,然後不容置辯地說:“20年前,我是桐漯大隊的駐隊鄉幹部,幹了整

《清廉鑄魂》 第76章 數字遊戲(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