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頁)
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去,諒必克敵,所以中止。今有一策,候尊旨裁奪。”呂軍師道:“且不必說出。各寫一摺,看是何如?”遂各背寫了,
互相遞看,兩軍師鼓掌大笑道:“英雄之見,大略相同。即今言別罷了!”咸寧仍故返青州,卻悄然於夜間潛向濟南,
自去行事。呂軍師隨傳董彥杲、賓鴻,授以密計。然後下令曰:“各營軍士,於三月朔起,操演一月,聽候起兵。”一
面發表奏請出師日期。到第五日親下教場閱視。
巳牌時分,忽探馬飛報,濟南大兵前來攻打青州,接連兩次。軍師大喜道:“正好來送死!”即傳命就此起兵。弓
強馬壯,人人擦掌磨拳,向大路進發。行夠兩日,並不見濟南軍馬。又有探卒飛報,燕兵三萬,已在濟南城外七十里,
下著三個大寨。
看書者,要知道此信方是真的。大凡用兵者,兩邊俱有間諜及緝探之人,若明示三月初五日發兵,則濟南探知,城
門戒嚴,就要盤詰奸細。高咸寧已往濟南,若有差池,將何是了?所以軍師先令操演一月,故示緩局,無非待咸寧入濟
南城也。然又恐忽而發兵,則號令不信,將佐或有後言。所以先授計於董、賓二將,密遣心腹健卒,佯報燕軍來襲,即
於教場發兵。一以釋軍心之疑,一以鼓赴敵之愾。兵不厭詐,不特詐敵人,並以詐自己將士,此因時制勝之道。且看下
回。
第三十三回 景公子義求火力士 聶隱娘智救鐵監軍
前回書說呂軍師的人馬已到濟南,此處要接著如何相殺了,而竟不
然。譬之乎山,雖斷而亦連;譬之乎水,已分而複合。山川之根本既大,其衍而為別派,發而為別幹者,盤旋迴顧,總
是龍脈所注,結成靈穴,乃自然之勢,亦自然之理也。
當日僉都御史景公諱清者,與教授劉固為素交。公有少子名星,撫於劉固之家;固有次子名超,亦繼與景公之夫人
為子,即聶隱娘救歸卸石寨者。景公被難,夷及九族,固之兄與母,以在京邸,並遭殺戮。唯原籍臨清,尚有一孫與妻
氏及景星,幸皆得免於禍。然恐官司捉拿,日夜憂懼。景星展轉籌思,定了主意,跪請於教諭之夫人曰:“兒向承太夫
人視之為子,今者父罹毒刑,繼父亦遭顯戮,此仇此恨,骨化形消,終難泯滅!
兒今已一十八歲,略通文武,即於明日拜辭母親,前去為父母報仇,為九族洩恨。太夫人膝下有孫,可無慮也。
“劉夫人痛哭道:”燕王勢力能奪天下,兒煢煢一身,怎樣報得仇來?我意待汝終喪之後,結得一門好姻眷,以延景姓
宗祧。若慮有風波,改名易姓,潛跡鄉村,料無他事。報仇一語,豈不是汝孝思,但恐枉送了性命!“景星泣道:”具
見母親深愛之意。但兒在於此,保毋有逢迎燕賊、暗暗首告者。況我父親一生清介,忌嫉者多,誰肯說公道良心的話?
若到緹騎一至,兒即為杌上之肉矣!且伯父止有幼孫,倘若因我干連,豈不兩家同時盡絕?
聖人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願母親勿復留我!”劉夫人見景星說的話甚是有理,只得允其前去,唯再三叮
嚀避難為主。
次日景星恐傷劉夫人之心,竟不再辭。收拾行囊,黎明就出了城,望南進發。
到得金陵,寓於西門黃姓之家。身邊藏了利刃,每日東走西闖,打聽燕王並無出宮之期。住有月餘,心中焦燥,對
著旅店孤燈,常常流涕。店主人覺著景星有些古怪,假意來問長問短,扣其籍貫、姓名。景星會意,便答道:“姓京,
名日生。
因探親不遇,甚是愁煩。“店主道:”令親是何姓名?在此做什麼的?“景星卻不曾打點得,信口應道:”是做過
教諭姓劉的。“
店主人道:“劉令親可與景都御史相知麼?”景星便轉問道:“我在路上,聞得人說景都御史剝了皮。我想人的皮,
豈是剝得下的?老丈是京中人,必知詳悉,求與我略說一二。”店主人道:“在下也不是此間人。客官若問起這事情,
是人人傷感的!”就把景都御史與劉教諭被害之事,略說一遍。景星不覺失聲痛哭,店主人亦墮下淚來。景星道:“劉
教諭是舍親,原有關切,所以悲哀。老丈何故也掉淚?”店主道:“咳!客官既是劉教諭的親戚
《女仙外史剎魔主》 第3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