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 35 章 一網 (第1/4頁)

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華枝春/文

三房請老宅撥管事去查賬的事,楚氏自然要報給容老夫人。

春日連早晨的陽光暖洋洋的,老夫人正坐在南窗底下曬日頭,楚氏帶著胡媽媽過來。

“娘,三弟那邊兒派了人來,有事要稟報。”

“老三?他又有什麼事?”老太太眉頭微皺。

胡媽媽低頭進了上門,跪在毯上,把別苑的事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報給容老夫人。

胡媽媽說完,楚氏補上兩句:“羅姨娘被禁足了,三弟想撥個賬房先生去,查查這幾年的賬。原來永秀身邊的何媽媽,也想再請回去。”

容老夫人原來微闔的雙目張開了。

“去辦罷。”老夫人眯起眼來,說完又淡淡添上一句,“等永秀的事了了,把人送到清淨庵去。”

這“人”說的是羅姨娘。

清淨庵是城外一所庵堂,說是庵堂卻不是修佛養心的地方,也不像薦福寺那樣舍醫贈藥,為婦人謀福祉。

城中官宦人家將犯了錯的妾送到清淨庵中“清修”,去的時候主家會給庵主預備個一年半載的糧食火炭。

多是些劣米薄炭,說是給這些犯錯妾室的衣食嚼用,其實她們都活不到米糧吃盡的那天。

容家這一代裡,還沒有人被送去清淨庵,但楚氏隱約聽說,老太爺還在的時候,曾有位姨娘被送進了清淨庵。

容家三子二女,俱是老夫人的血脈。

楚氏斂眉應聲:“我知道了。”

“這事不能聽老三的,他也要四十歲了,再怎麼長不出腦子來,這事就由我定。”俗話說一窪死水全無浪,也有春風擺動時。

把這水窪填填平,看她還起不起浪。

老三的身邊總得有個女人,原來羅姨娘生了女兒又無過錯,打理家事沒鬧出大亂子來,像容家這樣的人家,也不會平白就發落了她。

如今翻出了實證,又怎麼可能還留下她來。

楚氏放心下來,坐到老太太身邊的椅子上,替婆母添茶:“我看這事三弟辦得很分明,想來是傷了朝朝,觸到他了。”

老太太“哼”了一聲:“交給他我不放心。一個人十幾二十歲的時候見事不明白,還能說是太年輕,沒經過沒見過的緣故。到了三十多四十,要還不明白,

那一輩子也明白不了。”

楚氏當然不能跟著婆婆罵小叔,便只聽著。

罵完,她又自省:“也是,他生的最晚,日子最舒坦,他兩個哥哥兩個姐姐見過的事,他都沒見過。”

楚氏更不敢接話。

待容老夫人順過了氣,對楚氏道:“你孃家來提親的事,除了問老二,也得寫信問問老大他的意思。”

三房最弱,踩了三房,老太太心裡並不樂意。

但她又感慨道:“我在老三身上做的最對的事,就是沒放他出去為官。”禍害自己還罷了,禍害百姓那真是罪過。

楚氏為了三房,讓孃家大嫂服下這個軟,老太太也看到了。

“我全聽母親的意思。”楚氏孃家如此作為,把她夾在中間,她亦有女有子,前程如何難道能全靠孃家?

何況朝朝是她一手教大的孩子,與親生女兒不差什麼。朝朝受了這樣大的委屈,她心中也不稱意。

兒媳婦不偏幫著孃家,老太太極為滿意,拉過了楚氏的手:“你也委屈了,是我年老了反而不如你想得明白,早些過繼確是件好事。”

楚氏眼圈微紅,她哪想到婆婆竟會向她道歉,賞個東西表明意思便是,竟如此直白說了出來。

“只要娘不生我的氣就好。”楚氏用帕子按按眼角,“我只是擔憂朝朝,發落羅姨娘容易,可朝朝的親事到底是叫她敗壞了。”

“那個姓沈的兒郎倒是個眼明心亮的,只他這一條便勝過許多世家公子,能看便再看看,要不能成的話……”

容老夫人想了想:“孩子們也都大了,幾個小的讀書有我看著,你把朝朝帶到京城去。”

楚氏微怔,能去京城與丈夫團聚,她當然高興。

只怕朝朝不會願意離開別苑半步。

“西院那點子事兒……就交給朝朝罷!”再交給誰老太太都不放心了,“姑娘出嫁之前也放手練一練,永秀的婚事也不能讓老三來看,還得家裡給定。”

“查賬要是查出來些什麼,你一手料理了。”要是沒事,羅姨娘哪兒來的銀子走朱姨娘的路子?

老太太說完又闔上眼睛曬太陽。

《華枝春作者:懷愫》 第 35 章 一網(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