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論嫁 (第1/4頁)
懷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華枝春/文
永秀剛走出四姐姐的屋子,便隔著花紗窗,聽見裡頭三姐姐和四姐姐說話的聲音。
輕笑喁喁,甚是親密。
她一時咬唇忍淚,連六妹妹的屋子也不願意去了。
可剛走到廊下,就見周姨娘掀簾出來,笑盈盈叫了她一聲:“五姑娘,五姑娘快來我們六姑娘屋裡坐一坐。”
周姨娘生著張溫柔敦厚的臉,身材豐腴聲音又軟,她笑著招呼永秀,永秀自不好拂了她的面子,只得點頭。
穿過廊道,往六妹妹令惜屋中去。
容令惜今年才剛滿十歲,是容家最小的女孩兒,雖才十歲,但一看就是容家人,架子瘦長,只是眉眼生得像她姨娘。
她看見永秀進屋,站起來迎:“五姐姐來了,五姐姐快請坐。”
請永秀坐到南窗邊,窗邊桌上放著繡籮,家中馬上有大祭,她竟還守著窗子做針線。
永秀沒話找話說:“六妹妹這是在做什麼呢?”
“給母親做襪套。”容令惜很麻利的收針,“母親說活計做多了傷眼,不許我多做的刺繡的活,只這襪套容易做,只要縫一縫就好。”
永秀微怔片刻,才反應過來六妹妹說的母親是二伯母:“你日日做這些麼?”
“自然不是日日做,姐姐們都散了學,如今家裡的先生只教我一個,功課多得很。”因幾個姐妹年歲相差太大,以前就不在一塊上課,家裡單獨給令惜請了先生。
“只是日常攢上些,每季家中往青州府送東西時一併捎帶過去。”青州那邊來信了,家裡回信要捎帶東西,令惜這才趕工做兩雙,湊個吉利數送過去。
芙蓉榭也按時應季往東院送針線孝敬嫡母,但那些都不是永秀親手做的,自有丫頭做好,姨娘打點起來送去東院。
姨娘每每送這些東西時,還會特意叫爹爹知道。
以前這些小事,對永秀來說就像是吹風一般,吹過就吹過,從未上過心。
這會兒看見六妹妹給嫡母做襪套,才想起除了每五日在月洞門前問安,她其實並沒真的“孝敬”過嫡母。
周姨娘吩咐丫頭沏了茶,又捧上個什錦攢心盒,裡頭幾樣點心與令舒屋裡的是一樣的。
周姨娘依舊笑著對永秀道:“外頭到底不似
江南安閒,夫人開恩才把六姑娘送來跟四姑娘一塊住在家中,做些襪套那都是應當的。”
永秀恍惚聽著。
她一面聽一面看向周姨娘,二伯母雖遠在青州,但二房的份例擺在那兒,每季的衣裳首飾胭脂水粉都會按時送到房中。
就因二伯母不在,大伯母更要挑好的送來二房。
可週姨娘的身上尋常都只穿半新的衣裳,年節才換新,頭髮緊緊在腦後挽成髻子,插兩根金銀簪子。
看著就跟祖母跟前得臉的管事媽媽差不多,其實算算年紀……周姨娘比她的姨娘要年輕得多。
平日幾乎見不著周姨娘的面,但周姨娘實打實照顧著二房在餘杭所有的公子姑娘們。
五哥六弟學裡要換的四季衣物被褥,用的荷包汗巾,隔幾日就要送一回的食盒筆墨。還有四姐姐和六妹妹日常用物,大到姑娘房中的針線,小到丫頭們的草紙,俱都是周姨娘在打理。
她管著一房的細務,可依舊是那不起眼的打扮。
從來也沒聽過哪個丫頭婆子敢怠慢了六妹妹,怠慢了周姨娘。
永秀又去看屋中的傢什擺設,由傢俱擺設想到自己一季的衣裳,除了公中的定例,都是喜歡什麼就做什麼。
二伯在外為官,進項比爹要多。
四姐姐有二伯母貼補,六妹妹則是因為周姨娘照顧少爺姑娘有功勞,祖母那邊賞賜不斷,二伯母也一樣按季往家裡送東西來。
按說六妹妹該比她寬裕。
這些日子姨娘那邊從四個份例菜減到一葷一素,永秀私下裡掏出銀錢去補貼,才知原來銀子這麼不經花,原來姨娘平日裡吃的用的,花銷竟那樣大!
永秀本就沒什麼積蓄,她沒錢使了只要跟姨娘說一聲就行。
如今銀錢流水似的淌出去,百靈勸她:“姑娘也不能把東西都貼給姨娘,姑娘自己也得留一些。”
永秀當然不肯聽:“姨娘周全了我十幾年,我竟連一個月都看顧不了她……”
她以前根本就不知道,原來沒人打理的院子草能長得那樣快。
眠雲閣院中的花木不過十來日無人修剪,從芙蓉榭二樓看過去,草
《華枝春作者:懷愫》 第 39 章 論嫁(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