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四章 陣地 (第1/2頁)

鐵甲榴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步兵三團的防禦陣地,由陵園南端之林森公館,向北沿中山陵東側,靈谷寺高地至老虎洞一帶地區,鄒蔚華之第一營,為左翼隊;佔領中山陵東側一帶地區,包括靈谷寺至老虎洞南端,左與第三旅第五團聯絡。以孫仲獻之第二營為右翼隊;佔領陵園新村至中山陵東南高地陣地,右與第一旅第一團聯絡。以盧禹鼎之第三營為預備隊;在吳王墳,明孝陵東側一帶佈防,團指揮所設在朱元璋墓前隧道內。

張煒所在的三團二營,負責的陵園新村至中山陵東南高地一帶,而負責中山陵東南高地的,就是四連,連長吳忠深知,如果丟了高地,整個營都有崩潰的危險。營長孫仲獻為了加強此處的防禦,將營機槍連的一個排,兩挺二四式重機槍,加上迫擊炮排的一個班,一門82迫擊炮,全都加強給了四連。高地之得失,關乎整個營的成敗。

張煒正帶著全排加強工事,鍬鎬在新鮮的泥土中刨開了一個又一個的散兵坑,戰壕早就已經挖好,畢竟這是以前的訓練場。交通溝和掩蔽部則有旅部派來的工兵排協助挖掘,他們帶來的,還有做好的鹿砦和成捆的鐵絲網,這些東西都是早就趕製好的,因為在此訓練多年,工事便很快成形。

三團的團主陣地由陵園新村至中山陵,一二營分別置於左右翼,各營正面由一條五十米寬的戰壕構成主要防線,輔以大量散兵坑便於機動。前後共設兩道戰壕掩體,預備隊置於第二道戰壕與簡易藏兵洞內,兩營防線之間由交通壕互相聯絡。

張煒所在的四連,扼守在中山陵高地主峰,還需要和配屬的重機槍排和迫擊炮排一起挖掘坐板工事與彈藥班隱蔽部。連長吳忠決定,張煒之一排,邱偉之二排,全部拉上高地防守,劉其蔚之三排控制於高地後部,隱藏在簡易藏兵洞防炮部,充作連預備隊。

加強給四連的重機槍排,兩挺二四重機槍分別加強給一二排,歸張煒和邱偉指揮,那門金陵造82迫擊炮則由吳忠親自指揮,控制在中央,便於支援。

張煒正與邱偉商量如何構築重機槍陣地,“老邱,這鬼子的步兵炮可是鬼的很,咱不光輕機槍的散兵坑要多挖,重機槍陣地也得多備幾個機動啊”。張煒看了看鋥亮得重機槍說道,邱偉連連點頭,“你說的對,一排長,不得不防啊。我這就回排里布置。”

配給自己的機槍班班長是個老軍士,據說北伐的時候就開始打仗了,張煒可是給了其足夠的尊重,一口一個老兵老兵,這老班長見這小排長這麼平易近人也十分高興,對於張煒說得多挖預備陣地也深表贊同,看來也是吃過日本人的虧。一挺二四重機槍,連同換用的冷卻水和水箱、備用彈藥很快備好。放置在掩體下方,現在可不能擺在陣地上,張煒可不想沒開打就被飛機炸掉。

不到半天,整個總隊的陣地基本成型了,現在的態勢是,一三五團作為前進部隊守衛紫金山第二峰及其前進陣地,而總隊的其他部隊則守衛紫金山第一峰,也就是教導總隊的主陣地,第二峰的要點是老虎洞,該處由五團的一個營把守,而紫金山第二峰又是第一峰的要點,整個防禦體系可以說基本成型了。

此時,位於紫金山第二峰的三團正在開飯,張煒和何坤還有幾個班長同吃,飯盒裡是油膩膩的豬肉白菜,全是上個月買來的定遠黑毛豬,配上解膩的白菜和小菜,在戰場上也是難得的一餐了。

“排長,你說這還有幾天開打啊”,一班長郝忠吧唧這嘴問道,聽說和外圍的部隊打起來了,何坤的訊息倒是靈通。“你小子訊息靈通啊”,張煒現在告訴他們實情也沒什麼:“確實打起來了,在湯山句容那邊,和咱中央軍51師還有廣東部隊接火了,估摸著外圍打不了多久就奔咱這城郊來了”,前世張煒作為一個民國史愛好者,這些還是清楚地。

南京外圍的戰鬥持續的時間確實不長,很快就會打到城郊,現在做的,只有加強工事,加強警戒了。“行了,你們也別慌了,總隊的騎兵營已經撒出去了,狼來了,他們會通知的”。“趕緊吃,吃完繼續加強工事,順便把步機槍標定的射擊距離和目標物收拾好,這玩意,多加強沒壞處”

“是,排長”。

不遠處的營部,孫仲獻正安排著步兵炮,李西開給一二營各加強了兩門團屬步榴炮連的德制七十五毫米lelg18型步兵炮,這種直射火力,在全中國,團級也只有教導總隊配得起了,團屬三七戰防炮連則被李西開親自掌握,防著日軍的坦克。

各營的準備都已完成,現在能做的只有等待了,張煒靠著戰壕,戰壕裡沒人說話,沒人玩笑,大戰前的寂靜,比大戰更讓人骨寒,沒人知

《抗日之烽火連天全文免費》 第四章 陣地(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