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麥田故事 (第1/2頁)
望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秒記住【網
宮書記的冷淡,在情理之中,不知道何時起,德志根本不清楚宮支書漸漸離開人們的視線,變得深居簡出起來,偶爾見到了,也只是打打哈哈,聊聊今天天氣如何而已,根本不會做過多的交流,因宮支書已經說完了別人一輩子要說的話,雖然他目前仍很年輕,不到六十歲全文閱讀。【:.. ///
這個宮支書現在成了冷角色,沒人理睬,臺上風光,臺下淒涼,人在茶熱,人走茶涼,世間的事大概都是如此。
《沙家浜》裡的阿慶嫂說的話,“人一走,茶就涼”是人生最現實的寫照,人情冷暖,只有親力親為的人才能懂得,只有經歷過權力蛻變的人,才知道鬥爭的殘酷,人們的無情。
不要說一個村是這樣,單單一個小小的機構,就存在著爾虞我詐,相互利用,相互傾軋的現象,這個機構可是由有信仰的人組成,尚且存在這些現象,更別提幾千人的大村了。更是複雜。要說正派人,都是外表上裝的,有很多人都是裝得像,其實腹內原來草莽,啥都沒有,就是有一肚子的壞水水。
正如正常生長的麥地裡,長了不少的好麥子,也夾雜著不少的毒麥,那些毒麥跟著好麥子一起生長,爭奪著好麥子的養料,長著自己,農民暫時不將其拔去,免得在拔出毒麥的時候,也把好麥子一塊拔去,為了保護好麥子,農人就不拔出毒麥,任憑其生長,待到收割的時候,再將好麥子收在倉裡,將毒麥挑出來,放在一邊,等其乾燥,然後,點一把火,將毒麥全部燒光燒盡。
生長的時候大家都一樣,但是,到了收穫的時候,就知道了結局。無論是在村裡,在機構裡,在社群裡,在國家裡,在學校裡,在軍隊裡,在公司裡,在工廠裡,在監獄裡,在任何地方,都有這樣的毒麥,這樣的毒麥盜取著養料,中飽私囊,自私自利,還裝作好麥子的樣子,不知悔改,不知廉恥,矇騙善良的人們,實際上,人在做,天在看,良心在譴責,早晚都有結束的那一天,正如太陽昇起,就會落下,月亮圓了,就會缺,此事都有定時,不是報應不到,是時候沒到。時候一到,如洪水一般,無人能擋;就像烈火,無人能將其撲滅,也像地震,無人預測;更像火山爆發,外邊很平靜,地火卻在底下執行,到了一定時候,就會噴薄而出,勢不可擋,無人可敵。
德志曾幾何時,也盼望著宮支書早點下臺,自己跟一個新的支書合作,總期待著下一個會更好,但是,下一個沒準兒會更失望。因此,不要隨便對人抱有希望,一切順其自然,這樣才好,否則,會很痛苦。
尹懋在野,肯定要埋怨,向德志常發怨言,久而久之,德志也學會了抱怨,因此,在向我說這話時,他就特別愛抱怨,我呢,也就忠實於原人原創原說,沒做任何篡改,如實反映事實了。
因為作為一個作家,我有責任有義務反映德志想法,也許,他的想法正是很多人的想法,我不寫,就說明我缺乏勇氣,不如德志那樣勇敢和直率。這個世界有很多虛偽,德志相信我,請我寫他的故事,我怎麼能將其遮蔽或者刪除呢?正如很多發微博的人,本來為了伸張社會正義,卻遭到莫名的刪除,那些帖子,剛才還在,轉瞬之間就沒了。這不是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嗎?但是,小說不是帖子,不是微博,實名舉報,並非事實,都是虛構,即便德志的故事,也有藝術的加工,並非全部是事實。閒話再說,言歸正傳。
再說,白虎坡村大部分地方都去過了,只是一些太偏遠的高山地區,德志還沒去。尹懋才到白虎坡村的時候,還裝作很積極,經常詢問白虎坡村其<A hREf一柱傾天
但是,新蓋的茅廁三天香,過了大半年,尹懋也不再積極催促,但是在工作報告裡,尹懋卻很忙碌,常常寫滿了內容,說到這裡、到那裡,彷彿走到了白虎坡村每一戶人家似的,其實根本不是這回事。尹懋寫報告騙大家,白紙黑字、電腦文件上,都清清楚楚地寫明工作日程,這個明顯的謊言,卻公開地展示於人前。
尹懋不用到專案點,閉上眼睛一想,就知道今天干了些什麼,雖然啥都沒幹,也能在報告裡寫上“幹了。”這就是尹懋的本事,要想德志來編,恐怕就有些麻煩。說實話,造假的本事,德志攆不上尹懋,這是有一說一,不說假話。
領導劉小姐和齊老師,很是滿意於這種做法,久而久之,就成了寫報告的固定模式,想要改變,恐怕很難了。
寫報告,如同天下大勢,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很有意思,劉小姐在內地時間長了,對於香港那邊所要求的公義和真實,不再強調,變成隨波逐流,美其
《毒麥能吃嗎》 第097章 麥田故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