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北上 (第1/2頁)
蒼山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戰後納降時,因有韓齊在,鄧季補充精壯比其他屯容易許多,迅即招納到二十餘無家眷的降卒,他們多是破落人家出身,再沒其它生計,專替富足者服兵役的,其中雖再沒第二個韓齊似的人物,比那些雍丘民卻要強上許多,提高了輜輔兵整體的實力。
攻城時由新屯主攻一面,其它三面就有些鬆懈,城破時,範縣縣令從東城逃出,並未得誅殺,黃巾慣例,每破一城,百姓還罷了,大戶卻是定要掠奪的,當然,若是沒有大戶的村寨或黃巾們實在艱難,便是普通百姓也說不得了。
說黃巾是義軍委實有些抬舉了,說他們完全是賊又有些不妥,或許黃巾便是介於賊與義軍之中的,不過還是偏向賊多一些。
範縣城中一番廝殺劫掠過後,從縣衙庫房和大戶人家中便得了許多物資人口。
有方蒙的例子在,鄧季便知曉那些大戶人家豢養部曲,因自幼習武,其中好手不比軍中少,待城內稍微安定下來,他不顧臂上有傷親自帶人去挑過一遍,又招得兩卒。
這時的州郡士卒多半還是服兵役的農民,比黃巾強不了多少,部曲中好手比軍中多,不過大多忠於主家,鄧季也是費了番力氣才從範縣望族陳家的部曲里弄到兩個。
一個名叫馬皮,四十來歲,是用刀好手,其妻被主家老爺侮辱過,深恨,鄧季從中略一點撥,馬皮就跳出來親手割下主家頭顱,帶家眷從賊。
另一卒名牛健,二十餘歲,刀弓精熟,他並無家眷老小,卻是因平日裡被主家鞭撻過甚,見其被陳六斬殺,亦願從賊,鄧季試過,自己的寶貝牛角弓是二石強弓,他雖然拉不開,不過憑張一石樺木弓,在五十步內確實很精準,刀法也不弱。
範縣陳氏現任家主只算是廢物,其餘望族大戶再薄待部曲,總還知道要籠絡其中的好手,只有在他家鄧季一次招到兩個。
黃巾起事初期聲勢浩大,天下為之震動,卻只知一味固守城池,如宛城、穎川等,最終被官兵逐一攻陷,如今敗仗吃得多了,大家也知道城池不可守,別說這小小范縣,最終還是要丟棄的,或許再過七八日,周邊官軍就會雲集過來,那時可就不妙了。
有富戶作肥羊的情況下,黃巾們並未擄掠平民,總算給他們留條生路,在城內休整三日後,將能帶走的物資全數押上輜重車,再照例脅裹上千餘範縣大戶人口,羝根下令棄城向北。
再次多出千餘人口,且糧食牲畜等也多了許多,這次能以極小代價取到範縣,一洗渡河前被官兵攆得到處逃竄的頹氣,蛾賊們還是很興奮的。
綿延往北的隊伍中,鄧季騎在一匹青花馬上,左顧右盼很是得意。
這次破城首功,範縣內所得物資自然要先賞鄧季屯,羝根賜下五匹馬,其中兩匹好馬,三匹駑馬,牛羊驢牲畜亦有不少,他的屯一下就富裕起來,不亞其他老屯。
奔波流離的日子裡,鄧季也曾練過騎術,許獨眼的坐騎就被他多次偷騎過,如今雖還算不上精湛,可放馬狂奔不會跌下來這點還是能做到的。
除自己騎乘的青花驄,另一匹好馬鄧季給了牛健,他如今算是屯裡的斥候,三匹駑馬也好分配,韓齊傷得不輕,估摸還要將養兩月才見好,騎不得馬,郭石、方蒙、馬皮三人每人一匹正好。
馬鐙是輔助騎乘的好工具,東漢時已有輔助上馬的單邊馬鐙出現,當然,出現並不等於普及,要在那些大戶人家的馬匹上才能看見,再等普及到騎兵雙馬鐙不知要到何時,這些並不需要太多淵博的知識,只有初中學歷的鄧季也知道馬鐙的重要性,不過他暫時還沒有研製的心思。
有馬鐙輔助騎馬當然更穩妥,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依靠聰明才智獲得越來越舒適安逸的生活,卻將生存本能逐漸喪失掉,這麼高深的道理鄧季肯定是不明白的,但他的腦袋裡卻知道一個樸素道理,即靠輔助物得來的騎術無論如何比不上光憑雙腿夾力練出來的,因此單從自家騎術考慮,沒馬鐙更好。
有戰馬之後,相比馬鐙,另一件物品的出現卻有些迫不及待了,那是馬掌。
這種毫不起眼的輔助工具,可幫助馬匹行走奔跑時抓緊地面,不易跌倒,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延長戰馬的使用壽命,論輕重緩急,其實要比馬鐙重要得多。
鄧季不可能知道馬掌的發明者是羅馬人,不過他前世身為農家子弟,在鄉野中看別人釘馬掌是家常便飯,在他看來,馬上有掌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這年代居然沒有,那就是自己應該能改變的東西,等有閒暇,定要讓鐵匠們試試。
旁邊兩輛老黃牛拉著的輜重車上堆
《農夫三哥》 9北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